有个事实是人都是会死的,但每个人的一生可以活出很多辈子,人身上的细胞七年就会完整代谢一次,代谢之后得到新生。
所以七年就是一辈子。我们可以用辈子去跳舞、一辈子去旅行、一辈子去写诗,在每一辈子中学会一项技能让我们的生命没有白费。
笑来老师的书永远都是从定义入手的,从最基本的定义教会我们如何把抽象的概念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然后得到真的进化。
「 复利」这个概念我们在高中时代就听老师说过,但是这个概念我们学会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少真的有人运用到实际中去。
一个新的概念要想让人去接受需要很漫长的时间大家才能去接受,就像是「借钱是应该收取利息」一样的道理。
几百年来人们都会认为借钱如果还钱的时候加上利息就是高利贷,这样的观念导致人们无法接受朋友之间、亲戚之间借钱收利息这件事,收利息的人就不是帮忙,而只是想占便宜,不顾情谊的「高利贷」。
人们经常不能理解为什么借钱这件事要收取利息,还是复利。比如你像你的朋友借1万钱去创业,1年赚了5千,等你一年后还钱给朋友的时候就只还了1万没有利息,你的朋友肯定生气啊。你只站在了你的角度去想,我借1万还1万理所当然,完全没有想过人家如果不借这1万块钱给你,他自己去做创业可能不岂止得到你现在的回报这么多。根本无法换个位置去理解借钱收利息这件事情合理性。
人们常常只看到了部分事实就当成是全部,所以复杂的东西我们总是只想了解表面层的意思。等大家通过漫长的岁月明白了(借钱收利息)这件事情是合理的,就被银行割韭菜了,银行用「单利」收取大众的储蓄,用「复利」的方式放贷给个人或者企业。比如之前我的朋友说要为以后的生活进行投资,花了买了套56万的房子,付了13万的首付,剩下的贷款30年,每月月供2000多。30年后还下利息来,她基本上获得这套房子的价格就是90万左右。还不连装修。但我的朋友为此乐此不疲,真的很想到时候看看她的房子在30年后还值得回这90万么?被银行割了韭菜还不自知的人。一笔欠款要是按照复利计算,拖欠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变成永生永世无法偿还。借钱还不上只能怪自己不知道「复利」的可怕。
如果我们有大笔的遗产继承就可以很早的知道「复利」这个概念的真正力量,通过「复利」这件事赚到很多钱。可是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大笔的遗产继承,「复利」这件事上,我们是不是只能被银行和有钱人割韭菜呢?
万幸的是,在知识上、经验上、智力上,复利效应依然存在,就是只要我们肯相信积累的力量,如果不能继承大笔的遗产,就在知识上不断积累,同样会产生复利效应。想要看一个企业能否变成优秀的企业就看它的成长模式是不是属于复利模式曲线的,我们恰好活在知识变现很容易的时代,而且这个需求会越来越大,只要你相信复利的力量,不断的积累自己的知识。可能在很多年的某一天,知识会变现,它一旦变现,很可能瞬间就能抵消过往所有的挫折。复利效应,就是我们平民人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