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大学同学的生日聚会,然后坐上在东莞上班的同学的车回到他的所在地,已经是晚上10点,需要约滴滴顺风车回到我公司的所在地。
很快有位顺风车司机接了单,于是我联系他确认到达时间和上车地点,他在快到达前也与我再次确认上车地点。
就这样顺利的坐上了大伟的面包车,他是个个子也不高有点发福但不油腻的中年男人,他的车就像他的外在一样朴实。
待上车坐稳系好安全带后,一直在刻意练习快速与陌生人破冰的我于是和他开始聊天。
通过口音判断和他是同省老乡,于是通过聊起湖南和那个我呆了4年的城市打开了话题。
进一步聊到他的职业,他说他是灭四害服务提供者,来莞10多年一直专注于改善本地的居住环境,我笑着说那你是真正的“环境保护者”。
在我大脑里,灭四害是一个很多人看不上但回报应该不差的行业,他说几年前赚了些钱(部分从侧面印证了我的想法),但最近几年东莞这座外贸城市受中美贸易战和中低端制造业外流影响,自己的生意受到了不小的波及,于是通过空闲时间跑滴滴增加收入。
每个人、每件事和每个行业都有值得学习的点,于是我了解到他的获取客户渠道是熟客介绍。这在互联网没有出现之前是个几乎0成本的获客方式,但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获客方式有明显的数量天花板,更好的方式可能是去人多的地方展示自己的价值。
环境保护虽然不是像移动互联网和区块链这样发展非常迅速的行业,但至少也不是像中低端制造业这样的“夕阳行业”。
我问他“为什么没有开拓其它的获客渠道?”
他的回答是开拓渠道需要花钱。
进一步问“为什么没有组成专业的公司?”
他的回答是个人可以相对自由点。
半个小时后我也到达目的地。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认知做出当下的自己认为最合理的选择。比如我选择去参加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