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今日,武汉封城。在终南山说出确定存在人传人之后,人们从一开始重视新冠肺炎,变成一种掺杂了未知与恐惧的感受。
我没有去过武汉,但是通过视频看见武汉高铁站前,武警列队站好,站内所有闸机的绿色通行箭头都变成红色的叉。街道空无一人,最拥挤的是医院。
回想一下,关于这次肺炎最开始的新闻报道其实是指向华南海鲜市场,多个确诊病例与此地高度相关。于是人们很自然地就想到2003年那场非典,想到当年是因为果子狸。于是这次疫情之初,矛头也指向这个市场曾存在贩卖野味。当我们被关在家中哪也不能去时,有人在网络上留言,该管管嘴巴了,吃过一次亏还要再吃一次吗?
而后期的溯源发现,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例并不是最初的病例,并且前期不少病例与这家市场无关。病毒传播不是通过动物到人,而是人传人。现在是2021年,我们则被告知要警惕冷链,警惕环境传人。
第二个节点是武汉市长在发布会上宣布据统计已有500万人离开武汉市。一边是武汉确诊人数的增加,一边是全国各地出现确诊病例,对于“你是从湖北来的吗?”,人们谈鄂色变。当视线再次放回武汉,此时具体的治疗方案还在不断升级中,激增的病例使得很多患者无法收住入院,没有特效药,没有免疫蛋白(用于增强抵抗力),就连医院的防疫物资都是短缺的。
大家的态度又发生转变了。同胞所承受的痛,也是我们的痛。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成了热词。封城导致的物资短缺,也通过其他省份捐赠完成。各地医疗队持续增援湖北,不仅出人还出物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加班加点建成。我们一度以为可以了,已经做得够多了。
可是不行,这次的病毒传播力远胜03年的非典,它依然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更多批次医务人员去往湖北。第三个节点出现了,方舱医院开始建立,达到所有确诊病例应收尽收的水平。疾病治疗方案更加成熟,诊断更准确,在核酸检测结果之上纳入单纯肺部CT诊断。区分患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普通型和重型、危重型。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可以住在方舱医院,极大缓解三甲医院的压力,让更重的肺炎患者可以提高生存率。除了西药治疗,中药制剂也配合使用。普通型以上患者的呼吸机使用需求得到满足,甚至后期急救的ECMO(人工膜肺氧合器,一种代替身体心肺功能的机器)也被纳入诊疗方案。
76天。这是武汉封闭的时间。
365天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与新冠病毒做斗争,我们不再畏惧它,但是仍需谨慎。
我无法忘记一年前的今日,因为它带来的痛苦太沉甸甸,带来的影响又太绵长。所以我不能忘记曾经人们付出的牺牲,曾经人们做出的反抗姿势。
我看到,它的背后写着两个字:**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