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钦说,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的条件: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制度,是如何存活下来的,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存活下来。这些跟人是不是理性的没有关系。
阿曼·阿尔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教授。
当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浑身觉得费解。导致我阅读的时候卡壳了,没法往下读了,我的眼睛和脑子会在这几页纸上来回踱步,甚至有的时候干脆坐在某个句子上发呆。我就是确定地怀疑自己没读懂其中的奥义。
你再看看他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所举的例子:一帮人想要开车逃离芝加哥,不管他们如何理性地思考,或者精心策划,最后能顺利逃离的,是那些选择沿途有加油站的人。其他人都没法逃离芝加哥。
我心里就纳闷,选择沿途有加油站的想法,不也是通过理性思考得出的吗?那其他人通过其他方法就一定没法逃离吗?这也太牵强附会了呀。
在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又来了个重磅结论:哪怕在一个人人都是傻瓜的世界里,哪怕每个人的智力水平都只有树叶那么高,也仍然有人能获取利润,能存活下来,甚至还活得挺好。
这句话又让我跌入漆黑的字里行间。我还没明白树叶那么高的智力水平到底有多高,虽然他的意思是在贬低树叶的智力。这句话他企图在打消我刚才上面提到的疑问:人不是都有理性的吗,甭管这些理性能分出个高低优劣,好歹也是理性一家的,也是有自尊心的。
多读几遍,重复读,像高三复读那样反复读——我想起师尊李笑来的这条戒律。
后来啊,我对阿尔钦那个观点的描述有了不一样的感知,我就像透过九尾狐妖的幻术,看到了她体内的元神小九。
不管人们理性与否,有人是否机关算尽,最终的结果是有人存活了下来,有人赚到了很多钱。并非理性不重要,甚至大家都靠手气和运气来存活。而是,经济学家只关心和研究那些存活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如果条件发生变化,人们存活的结果又会发生什么概念。
比如,经济学家不会去事先研究逃离芝加哥的最优方案,而是事后诸葛那样,噢,这些人都能顺利逃离,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选择了沿途有加油站的路线。有人开私人直升机逃离芝加哥的,经济学家也许根本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因为不具有代表性,就没有普世价值。由此可见,经济学家也喜欢牺牲一人,拯救苍生。
适者生存,阿尔钦以达尔文进化论的视角研究经济活动,开了当时的首创。他为经济学找到了一个坚实的研究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