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读的书多了,整个精神面貌看起来都是阳光且内敛、儒雅且从容的,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相处,总能感受到智慧的火花和人生的豁达。
小的时候我每天做完作业,就去书柜里找书看,能看懂的书都全部翻了个遍,印象最深的就是小人书,然后就是皮皮鲁和鲁西西的系列。那时候有一种感觉:书里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另外的世界,虽然那时候还没有现实世界这样的念头,但读书的时光总是美好的。
后来,初中、中专好像忙着去抓学习成绩,阅读几乎停止了,与此同时,学习成绩也出现下滑,进而脑子里的思考也停止了。当时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儿,现在才想清楚:一个只会做题的机器,怎么可能喷涌出一个有思想的灵魂才具备的积极向上的动力?
工作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又拿起书本,但那个时候的阅读仅仅局限在一个方向:虚构类的故事,或者叫做成人童话,目的也单纯,打发时间。武侠小说、玄幻小说、仙侠小说、科幻小说,看了很多,竟然大胆预测:如果这些好的故事能搬上电视荧屏,应该有不错的收视率吧?现在来看,还真是这样的。要谈及收获,好像一个字概括就够了:爽。现在这个阶段的我不再会花更多的时间在这类书籍上,但我仍然感谢它们陪伴我度过那一个个孤寂且彷徨的日子。
是什么时候我重新开启了更广泛的阅读呢?大概就是最近一两年吧。婚姻的,心理的,理财的,个人成长的,林林总总,不拘一格。其实还是在给自己的心灵找一个归处——成本线以下的挣扎并不容易。只是最近的阅读我有了两个改变:一个方面是阅读真的给自己的生活开了一扇又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更多不同的人生,看到了更多有意义的选择,更看清了自己——原来我真的不需要给自己设限的。另一个改变就是我正在尝试着开始输出,其实读自己的文字还是会暗暗嘲笑自己,有词不达意,也有言简意不赅。
在阅读当中,我有一些细微之处的体会,希望和大家分享。第一,阅读是可以交朋友的。如果某一个我在书中读到的喜欢的观点,竟然在另外的一本或几本书当中被作者引用,被论证,被升华,那我与这位作者岂不是有了共同语言?虽然我们不曾相识,不曾交流,但竟然在那几行文字中间感受到了心灵的击撞,何其幸运?
第二,初读一本书,庞杂的内容总会让人有抓不到头绪的焦躁感;慢慢渐入佳境,有一些收获,脉络也逐渐清晰了,读起来更有味道;再后来翻过的页码越来越多,没看懂过的页码越来越少,竟然有了一种沉甸甸的收获的感觉;到整本翻阅完毕,开启重要笔记的记录和温习过程,竟然有一丝经脉坚定向前向四周延的融会贯通的感觉;再到后来,自己尝试去拓展延伸,用文字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内心日渐丰盈,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往后的日子里,那本好书仍然时时翻阅,每次翻阅又有新的体会和感受,所以能阅读的人是幸福的。
阅读带来的快乐,非走进去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