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hat我们到底有多不靠谱、收益框架和损失框架
2why
无论研究人员究竟是用哪一种语言框架向被测试者描述选项,即,无论是用收益框架描述,还是用损失框架去描述,被测试者都要进行下一个选择,那就是他们要不要用那些钱去参加一个损失概率明显大于收益概率的赌博……
1)详尽的解释好像没有任何用处,大多数人还是会被框架效应所影响
2)原来会有这么多人只因为害怕而去冒险!—— 换言之,原来很多人之所以肯于冒险,根本就不是出于勇敢!并且,他们害怕的东西其实并不存在……
3)虽然我知道,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当被测试者没有能够抵制住损失厌恶的时候,他们的杏仁核处于激烈激活的状态。它会引发应激反应,进而让动物能夠挺身而出或是逃避危险。杏仁核体积非常小,但它对情绪反应十分重要,尤其是恐惧。
4)只要人们持有一种见解,不管是被植入的还是真心认同的,他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使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去维护它……
他们绝不反思,绝不深入研究,他们的尴尬5)与难堪将使他们用各种理由去继续维护他们的观点;即便是认错,也只是停留在向人解释自己为什么出错上,而不是改正错误之后在正确的方向上继续前行……
4以及它那愈挫愈强的属性,在投资领域更为明显。那些对未来做出了不准确预测的人是最明显的例子。错就错了呗,预测总是错的更多…… 但是,当事实已经证明他们的确错了的时候,由于投资世界的不确定性普遍存在,他们不仅不会认输,还会爆发逆火,“你们等着吧!早晚会证明我才是正确的!”
3how
过度自信会让我们出错,维护自我脸面会让我们出错,谈话方式会让我们出错,情绪激动会让我们出错,休息不足会让我们出错,体内糖分减少会让我们出错,甚至连阳光明媚都会导致我们更容易出错;不仅如此,我们对风险的认知永远对不上号;我们对收益的认知总是非常扭曲;手中信息太少我们会出错,手中信息太多我们更会出错…… 而这个列表事实上可以没完没了。 更为糟糕的是,在明明知道道理的情况下,我们还 “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在明明已经被证明错了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