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自己当训练营班主任的时候,遇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学员,她自称是位宝奶,因为跟不上社会的节奏,和孩子沟通起来插不上话来到训练营学习。她给自己的昵称叫“倾听”,自我介绍里说:“我叫倾听,我想倾听别人故事,也想让别人倾听我的故事。”听着她的分享不禁想到樊登老师的《可复制的领导力》里面讲的第七章:学会倾听,创建良性的交流通道。
这一章详细阐述了倾听的重要性及方法。我们都知道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交流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会听。因为倾听是沟通的基础,善于倾听的人才能当个好领导。倾听不仅仅止于听,而是要在听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解析,并给出积极的回应。
> 书里介绍了倾听的三个步骤:
> 1,深呼吸
> 2,提问
> 3,复述
听为什么要深呼吸,深呼吸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倾听者的情绪稳定,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说话这件事情上。记得自己之前开会的时候经常听着听着就走神,你神游了对方立刻就能感受到的,可想而知沟通的结果怎么样了!应付了事,走过场,走形式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既然花费时间精力就是想通过沟通达到双方的目的,而不是单方面的走过场。只有讲心沉下来,才能看清这个世界,才能有效倾听他人内心的声音。倾听之前深呼吸,清除私心杂念,放下偏见,只留下平静的心为接下来的倾听做好准备。
提问,是倾听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通过适时的提问,对方才会有意愿做更多的交流和沟通。我们可以通过提封闭性问题和开放式问题来进行沟通,这样可以让对方把肚子里的话都问出来。
复述是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检验你倾听效果和确认信息的。有一个沟通漏斗,一开始100%想说的,到3个月后可能就变成了5%的有效内容了,这期间不断反复的确认沟通就很重要。日本的大公司规定,管理者给员工布置工作的任务时,至少说5遍。(第一遍管理者阐述,第二遍对方阐述,第三遍问对方做这件事的目的时什么?第四遍问做这件事会遇到什么意外?第五遍问对方做这件事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建议吗?)整个5遍下来员工对这件事怎么去做可以说是已经了然于胸了。这也体现了一遍遍复述的重要性。复述再确认刚才谈话的内容,这样能够做到不偏离,双方都能配合默契,也没有歧义。
自己在工作中就经常这样。开会的时候,讲完一段就找一两个人做个小结,听听他们的总结到不到位,不仅可以时时刻刻提高大家的注意力,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组织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让会议开的更高效。在拜访客户的时候我也经常在最后做个简单的复述,比如:主任您今天主要讲的第一开会的日期定在某某某日,课题是某某某,地点在某某某对吗。这样再次确认一下能够保证我们沟通的有效性。
倾听无处不在,和客户,和同事,和朋友,和家人·······让我们都学会倾听,做一个好的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