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雷的第729篇镜像世界**
今天先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商鞅变法——之前的一段历史故事:***公孙鞅面试秦孝公***。
>公孙鞅从魏国离开之后看到秦孝王发布招聘的招聘启事,深切的感受到了秦孝公的求贤若渴,于是他就兴冲冲的跑到了秦国,但是他不去应聘的,而是去面试秦孝公。他找了自己的好朋友当时秦孝公身边的宠臣景监帮忙引荐。前三次面试的时候,公孙鞅给秦孝公讲的是帝道和王道,那是夏、商、周三代成功立国的方法,但秦孝公嫌这两条路见效太慢,秦孝公认为贤明的君主都应该趁着自己的有生之年就扬名天下,哪可能一代代人慢慢积淀,最后才熬出来一个帝王事业呢?
>通过前三次的沟通,公孙鞅搞清楚了秦孝公的真实需求,于是在求着景监第四次争取“面试”机会之后,公孙鞅一改之前迂腐的献策,只讲强国之术。通过这四次的面试,公孙鞅不仅抓住了秦孝公内心的真实需求,也不断的坚定了秦孝公支持变法强国的决心。由此开辟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商鞅变法,也正因为这四次面试,才奠定了在商鞅变法中秦孝公对公孙鞅无条件的支持。
这让我想到了,在职场当中很多人总是会抱怨说自己的领导不赏识自己,说什么自己怀才不遇,反正就是别人的不好自己多么多么好,别人有眼无珠......
别人并不是九死一生等着你去救命,更何况你也不一定有救别人的命的能力;如果你有救别人的命的能力,那你基本上也不需要这个人来支持你,你都能救他的命,你还要他支持什么呢?
所以,在我们抱怨别人不为我们付出的时候,我们要问问自己:
**你凭什么让人家觉得你好并且能够无条件的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自愿来支持你呢?**
有人说,这又回到了个人价值的话题。其实也不是,我们再来看看商鞅的故事,好多人通过商鞅变法说公孙鞅残暴,但却忽略这个独一无二的变化究竟是如何开始的。
不可能一上来秦孝公就对公孙鞅如此的坚定如此的信任,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公孙鞅的变法一推到底,甚至连自己的哥哥和孩子犯法都一视同仁坚决按照变法的要求执行惩罚。
没错,我相信秦孝公的知人善用,但也少不了公孙鞅前期的努力。信任,这东西是在慢慢积累中壮大到石破天惊的力量,在这力量爆发之前,每一点每一滴的增加都取决于双方共同的努力。
为什么秦孝公如此的支持公孙鞅?
这里面有很多的工作其实都是公孙鞅付出的努力,公孙鞅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严苛无情,他是在清楚的认知当下现实的情况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并且坚定不移的把自己变成了那个只做该做的事的人。
**不光知自己更知如何用自己,不光知他人更知道如何让他人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