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分钟学管理**
本章金句
合情合理,是管理的基础。
作者 | 老雷
编辑/排版 | 归一
管理第20篇
PANTONE
**管理的背后是什么**
**0** **1**
**管理的背后是什么**
管理的背后是什么?
我们有那么多学习管理的方式,课堂有那么多前赴后继去学习MBA的人,他们究竟学到了什么?
这些课堂到底是关于管理的什么呢?

找到明茨伯格先生的书,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遇见。
更幸运的是,我找到他那本《写给管理者的睡前故事》。不出意外,我被他幽默的语言以及深邃的思考还有天马行空的文字而吸引。
当我因为另外一本书名叫做《管理者而不是MBA》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正是在我刚刚考完MBA之后。
明茨伯格先在这本书里,摆出了近百年来有关于西方MBA教学的各项案例和弊端,正如书名所说,管理者与MBA不能直接划等号,那究竟该如何学习管理呢?
若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觉得其本质上就是要弄清楚管理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小到一个概念,大到一门学科都有其背后的规律和最重要的几个点,搞清楚了这几个点,我们学习运用起来才能够真正找到精髓。
比如说某一个概念,长篇大论叙述了很多,然而我们只要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就可以溶解到我们自己的大脑皮层之中——管理这门学科最重要的点是什么呢?
**0** **2**
**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我每天通过自问自答写的这些文章,都是我个人理解的管理,这门学科的背后规律就是用合情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我们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管理来解决。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管理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而是在解决任何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运用到管理的方式。
因为我们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源就需要收集、协调、匹配、组织、计划等等这一系列管理的方式。

然而,最终我们需要达到的结果,就是这个问题被符合当时的情况和逻辑规律所化解。
请注意上面的一个词“合情合理”,也就是符合当时情况以及和符合逻辑规律。
再拆开来就会发现,符合当时情况,需要我们真实客观了解当时具体的条件、环境、状况,而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屁股决定脑袋,更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
至于逻辑规律,这是一种我们可以后天习得的思考方式。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独立思考,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个人的操作系统,更可以把它理解为你的认知。
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距就来自于此。
**03**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于我们如何思考以及我们思考的结果是否符合逻辑规律。
我们是否真正的将每一个遇到的新问题都可以准确的输入在自己的大脑之中,并且通过自己大脑已经安装的逻辑思考的程序得出符合客观逻辑规律的答案。
然后再匹配上符合当时客观情况付诸于我们实际的运用之中。

这两者缺一不可,这两者不可偏颇。在前期了解问题的时候,我们的侧重点就在于当时当地的客观情况。在收集完所有信息之后,我们的侧重点就在于逻辑规律的思考。
无论是案例分析也好,亦或是战略决策,决策也罢,还有各种财务、营销等商业实践当中的管理措施,都离不开“合情合理”。
好了,今天的自问自答就到这里。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