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开始玩儿某付宝的植树游戏。
一寻思,反正每天上下班也是腿儿着,顺便集能量“植树”。
造福后人嘛,挺有意义的,更何况是机会又是“白给的”;
另一方面,每天赚几百能量,相较一棵树动辄十几万的植树目标,少说也得攒一年。而这种需要攒很久才能成事儿的确定感,非常棒。
没玩几天,发现画面上的小鸡图案。
稀里糊涂点开“养鸡”,收获的鸡蛋可以捐给贫困的孩子们。
反正又是动动手指做公益,何乐不为嘛。
而后发生了所谓的“入坑”。
这“鸡”吃了米,不光下蛋,还拉臭儿。
点了那坨鸡粪,又打开个种水果的游戏……
而后便是“喂鸡-铲屎-施肥-闹钟定时”的游戏循环——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像个刷副本做任务的网瘾少年。
赶上有天工作忙,一不留神过了0点。赶紧回想,一早喂过鸡、午饭铲了肥,唯独漏收了植树能量——每天只点一下即可完成(说实话,也的确没啥别的操作了,这一点还真挺像现实植树——挖个坑、盖点儿土,数个一二三四五)
破功懊恼过后,反思了些许:
顺手签到领饲料,喂鸡铲粪勤施肥。各种捎带手凑一块叮叮当当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匆忙中唯独漏了性价比最高的事;
价值更大的事儿,往往最简单,因其不复杂,于是更易重复。又因重复以致更易迭代和优化,于是更具价值;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也如作家李笑来所说“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不是因为一下子成就了丰功伟业,而恰恰由于刻意回避了鸡毛蒜皮。每天走几步路、读几页书、写几段字儿、投几十块钱,在时间的发酵和杠杆效应后,更可能攒出一件了不起的事儿。
后来,我卸载了“养鸡”和“种水果”,仅保留了“植树” 。
我猜,这样的方式,离“种”一棵(33w能量)冷杉的小目标儿更近也更快了吧。
题图:《因植树堕入的坑》
题图创作者:崔鹏
算法提供:Disco Diffusion V5.3
prompts:"big tree, vortex ,clock,", "black color sc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