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周期》,和我在读的《系统之美》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共时性”现象。
各个周期,是以线性来表述的,因为文字本身是线性的,马克斯也这么说;
其实,各个周期之间,是互相影响的非线性关系。
**《混沌》作者 詹姆斯·格雷克**
√线性关系:线性方程组是可解的
线性系统有一个重要的模块化属性,即你可以把它们拆分成一个个部件,然后重新组装起来。
√非线性系统:通常不可解,不能被拆分和拼装。
非线性关系意味着身处其中的参与者可以随时改变游戏规则。
变化的不确定性使得非线性关系难以被计算,但它也可以比线性系统产生出更为丰富多彩的行为。
**系统之美中所描述的系统,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全局观的理解各种周期的一个角度**:
“√我们认为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只是一个模型。
√虽然我们的模型确实与现实世界高度一致,
√但远未达到能完整地代表真实世界的程度。
√一方面,对于世界是如何运作的,我们确实有很多了解,但另一方面,这还远远不够;
√一方面,我们的知识储备令人惊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如此无知;
√一方面,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认知,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在这样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世界中,你不能对这些障碍物掉以轻心。
为了在复杂的世界里自由遨游,
√你需要把注意力从短期事件上移开,看到更长期的行为,看到系统内在的结构;
√你需要清晰地界定系统的边界,以及“有限理性”;
√你需要考虑到各种限制性因素、非线性关系以及时间延迟。
如果不能很好地兼顾系统的适应力、自组织和层次性等特征,你很可能会误读系统、不当干预或者错误设计。
这对你来讲,到底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取决于你是否想要控制世界,并愿意接纳系统带给你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