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因一电视文稿,涉及敏感事件,一时不好把握而求助。阅之,其立意、骨架均不错,唯独撑起骨架之文字存有些许漏洞,经不起思量,甚至可能产生不良解读。而这些问题,却仅需更改其部分文字的表述方式,并对某些段落中的文字稍微调整下出场顺序,即可改善。
改后,终定稿。闺蜜颇为感慨。两人谈及这文字的奇妙,同样的文字,因组合不同,而传递的信息有别,产生的效果各异,甚至大相径庭。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写文章就如那搭积木一般。一个个文字,恰是那一个个积木。面对一堆积木,要先想着搭何物?而后,还得考虑此物是何风格,怎么去搭?大致想好后,就可以搭了。积木有各种形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椎体以及不规则的,如何排列组合都是有讲究的,要搭的东西越是复杂,讲究越多。若不讲究,则可能搭不成,或者搭出个啥也像啥也不像的玩意。同理,这写文章,要先想到写何内容,主题是什么?而后构思怎么个写法?现实中,面对眼前的一堆材料如何取舍,面对脑袋里碰出来的“胡思乱想”如何乱中有序,这些往往难免要用我们的文字具体化视觉化。文字,一个个,组合排列成词、词组、句子、段落直至一篇完整的文章。把这文字和那文字组合,把那句子和这句子放一块,把这段落和那段落换个位置,都可能影响整篇文章,组合排列不同,则言之此物就可能变成言之彼物,而此意则成彼意了。
故此,搭积木也好,写文章也罢,其道理皆是相通的。当然,若真能做到身心投入其中,也的确会感受到因排列组合的有意思而带来的不可名状之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