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财神姐姐,今天是我在新作日更的第392天
2021最后一天,盘点年初的Flag,你实现了多少?
今天一个学习群里,群主呼吁大家设立新年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有些人却吐槽说“年初立的Flag,只执行了个把礼拜就直接躺平了,这么做根本没用。”
若问为什么会没用,得到的回复大抵是“我懒啊,虽然也知道要规划时间,努力成长,但总是一放松,时间就过去了,结果什么都没做。”
上大学时,闺蜜曾经给我看过一张她男友的每日to-do清单,当时她男朋友想转到计算机系,那是学校的一本专业。
刚开始他极为自律,起床,三餐都有严格时间节点。但没多久,他亲戚出了些事,请假回家一个多礼拜。回来后,他明显懈怠了许多,经常见他游戏到深夜。
结果当然是没能实现目标。但他心有不甘,大三时他下定决心,打算跨专业考某211高校的计算机研究生。复试被刷后,他在毕业聚餐上说要一边工作一边准备二战。
每一次,我们都能看到他誓要与命运抗争到底的模样。可最近一次见他时,他既没搞计算机,也没从事本专业,而是进入一家汽车合资公司。
每天的工作内容无他,就是在系统里录入零件信息,然后在邮件上和外方确认。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现在就是个Outlook工程师。
他经常感慨,如果当时成功转去搞算法,现在应该会大不相同。
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有人直接承诺他,去搞算法,我保证你年薪百万以上,也许他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所有的“懒”背后,都是认知能力的缺失。
因为认知力的不足,看不到自律、坚持、重复等行为和长远收益之间的强相关性,积极性不断消散,最后才有了“懒”这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董婧曾在《奇葩说》里说,“最难过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当执行力不够使,真相可能,因为不是懒,而是认知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