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9
共读『定投改变命运』 第6天
今天我们共读的是:
1.5 定投策略无需再次改良
一、定投策略的核心是什么?
1.核心
定投策略的核心本质依然是长期持有,持有期限越长越能保证盈利。
定投策略之所以有效,本质上看,是因为它是“长期持有策略”的最有效改良。
定投策略采用者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持续分次买入的同时坚决不卖一直持有。
2.两个概念
任何概念,都必须清晰准确,否则就无法使用,又由于概念必须与其它概念组合使用,大量含混的概念放在一起,就会造成精度上的巨大损失。
要想真正理解定投策略的核心,必须先掌握两个概念:
a.大周期
一个阶段的下跌(B阶段)加上一个阶段的上涨(A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大周期。
b.长期
所谓长期,指的是两个大周期以上。
也就是说,定投策略的核心就是至少在两个大周期之内只买不卖。
二、为什么定投策略不需要再次改良了?
对定投策略的任何改良都是徒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每次根据当前价格作出的决策,事实上依赖的是滞后判断。
每次价格下跌时购买量大增的时间段都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滞后。
2.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实:
每次决策之后的价格走势究竟是上升还是下降抑或持平,依然是随机的独立事件,不受之前的数据影响。
对统计概率知识能否深刻把握,是最影响投资者决策正确性的。
我们基本上不可能用逻辑说服那些不懂随机时间独立性的人。
3.“最好在周一投资而不是周日投资”这种策略很难奏效的原因
a.不符合统计概率常识;
b.如果它真的有效,那么“所有人都会转而如此操作”;这样的结果是,这个曾经有效的策略只能失效了......
4.对定投策略的进一步改良注定无效的最重要原因
定投策略的核心依然是长期持有,定投策略采用者是分批买入,剩下的依然是谨慎选择,依然是买入后长期持有。
在两个大周期之后回头再看,两个大周期之前的价格无论如何都是极低的,哪怕真的能在极低的价格上再降低千分之几,事实上的意义并不大——更何况事实上并不一定能够做到低!
那些忍不住尝试各种“雕虫小技”的人,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他们只能看到眼前,他们也恰恰因此不具备高瞻远瞩的能力。
一切与长期无关的细节都是鸡毛蒜皮。
三、回顾你的过去,有没有一件事你做了很久(至少7年以上),回忆一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是什么让你一直坚持到现在?
仔细回顾我的过去,确实有一件事我做了很久,而且一直没有间断过,那就是读书。
之所以可以坚持这么久,其实还是因为有兴趣,自己比较喜欢。
在2019年有机会参加社群学习之前,我看书的范围特别窄,只喜欢看历史故事类书籍,就是那种不要太学术化但又要接近历史的书籍。
另外,我看书也相当随性,其实,也就是看书效率特别低,有时候,一本书放在床头可能要看个大半年才能看完,之前在写作课的打卡作业里也分享过,孙皓晖先生用了近16年完成的巨著《大秦帝国》,共6部,11本书,我读完它用了近7年时间(从2012.7-2019.3),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套书,在读的过程里也收获了很多,但只从读书时间上来看,这个效率确实太低了。
2019年参加社群学习以后,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社群学习给我带来的改变,在这一阶段,我遇到了三本特别棒的书:博多·舍费尔的《小狗钱钱》、哈维·艾克的《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和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之路》,可以说,这些书让我的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我深深明白了“如果你想改变看得见的东西,必须先改变看不见的东西”的道理。
因为信任,所以追随,现在的我,加入了定投课堂,在读书种类上,会更加主动地阅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对于好书,我也会反复去读。
定投课堂运营组组织的共读是非常棒的活动,在这里,我们可以一群人一起读好书,互相鼓励,互相赋能,这比自己一个人读书的效率不知高了多少倍。我会认真、持续地参与,因为我知道它是真得好!
感恩所有的遇见!
四、你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哪句话?
一切与长期无关的细节都是鸡毛蒜皮。
我的思考:
笑来老师说过:长期主义是做任何事情的底层操作系统。从非长期主义者变成长期主义者,这个过程有时会显得非常艰难。
加入定投课堂以后,我会有意识地观察身边的人,然后就会发现,在实际生活中,长期主义者真得是少之又少,看到他们,就如同看到当年的自己。
虽然在长期主义这条道路上,我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这里,有老师为我们引路,有很多优秀的战友相伴同行,我们一定要更珍惜定投课堂这个一开始就让我们能够做对的地方。
长期主义者做事不紧不慢,心态平和,因为我们已经做好了长期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