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9
前几天我做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直播,今天走在路上,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凭什么给大家分享这些经验?
不到两秒,我脑子里闪过的答案是因为那些都是我做过的事情。
小马过河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小马靠“看”是看不出来水有多深的,必须自己亲自尝试。
而我即使看过再多书,听过再多课,如果没有任何行动,讲出来的任何东西就都是虚的、空的,甚至还不如那些误导小马的动物们,他们最起码还下过水,只是忽略了凡事都有适用边界,适合自己的并不一定适合小马。
所以,这又给了我一点很重要的启示,无论我们给他人分享任何经验,如果停留在术的层面,也就是经验技巧层,那么往往适用边界会很窄,相反,如果能够上升到学科原理,甚至哲学层面,那适用范围就广的多了。
比如,前几天分享我分享的自己为什么要在每次写作都加一个:【一个感知三五百字】?
从术的层面看,这是微习惯,好启动,好坚持,有本书《微习惯》也专门讲这个,那如果从道的层面,我觉得是利用了每个人坚持的底限,每个人做事都有底限,超过底限做都不想做,更别提坚持,而在底限内就好坚持的多,每天写三五百字就绝对是在我的底限内。
那么,当我们考虑到道的层面,也就是人的底限,就会比微习惯(术的层面)的应用范围更广。因为底限并不仅仅可以用于习惯培养。
控制情绪是不是也可以?尝试寻找一下自己最容忍不了的情境,只要把这个克服了,其他的应该就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