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中的时候,和菜头的公众号《槽边往事》更新了一篇文章,名字叫《美食荒漠》,里面说到,其实哪怕在美食荒漠之首的北京,你也可以找的到「各地美食」。但这个价格却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80%以上的市民根本不可能去吃的。比如一道顺德鱼生就要1500,那你说又有多少人吃的起呢,那这样的餐厅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大多数人来说,可不就是开着和没开一样,或者就像房间里的大象,多数人只会对它视而不见。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说一座城市是不是美食荒漠,指的是消费人数占90%的各种大众餐厅的平均素质。
看完和菜头的这段论述,我对自己近期常看的B站的美食博主高文麟有了新的理解。之前我看他的美食探店视频,心里总会不自觉地升起一个疑问:既然是寻味,而且你对美食又有如此深的见地,那为什么不去那些高级餐厅,比如黑珍珠、米其林、星级酒店的餐厅等等——比如公众号造洋饭书的主理人就是如此——让我们了解真的美食到底能做到什么水平。而是大多数时候都只去那些人均两三百的「街边店」、商场店。
现在我明白过来,老高的探店就是为城市里的那90%的人探的,让这90%的人以比较经济实惠、性价比高的方式就能尝到「各地在水准线以上的美食」或不踩雷某些红火的网红店,增加人们的美食可选项。而不是只围绕着烤串、火锅、面馆、饺子馆,涮菜,来来去去就那么几样。
说实话,看完老高这一百多集探店视频(多数在北京)——每集时长在5分钟左右——我真的有产生食在北京的想法。想着以后有钱有时间,专门为了吃而跑一趟北京。我去大众点评上细数了下因老高而被种草的餐厅就有20多家,这里面真是包括「各地美食」:云南菜、淮扬菜、粤菜、台湾菜、鲁菜、意大利菜等等。
不过我喜欢老高愿意看他的每一期视频,不仅是因为他是真探店——有些人以探店为名,行受「资助」(贿)之实。更是因为他在视频里所呈现出来的给人的总体感觉。他不会像抖音里那些所谓的美食博主般,将自己当猪来喂,让我看了后之产生立马划开的行动,不想多逗留哪怕一毫秒。而是会慢条斯理地吃饭品菜,接着娓娓道来这道菜这口饭带给他的感觉,是咸鲜口还是咸甜口、菜是否够新鲜、火候到不到位,米饭的油光、颗粒感、回口的甘甜度如何等等。同时还会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再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识,分析造成问题的可能原因,最后告诉厨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所以看老高的视频我是舍不得倍速播放和快进的,而真是会像看好电影一般,一秒不想错过。享受地听着他如同和好友在同一张桌子吃饭,然后慢慢诉说他一路以来对美食的各种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