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xue-cn.pek3b.qingstor.com/f24e412.jpeg) 这是笨石头量化实验室的第6篇文章 也是投资理财类的第6篇文章 本周我们围绕问题A所给出的方案以及相关拓展进行整理总结。 问题A选题说明及分析: (1)只买不卖。 (2)一开始就知道投入金额,未来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3)长期最终目标是全部买入(100%买入并持有)。 (4)“长期”的定义:借用笑来老师的定义就是至少两个大周期,如果可能的话是越长越好。 (5)长期不用意味着无论发生任何情况,都不会用到这笔钱,即使这笔钱不存在也不会影响现有的生活。如果非要给出明确的时间期限,综合主流金融资产的周期,这一时间期限就是10年起步。 (6)长期看好说明买入方认为该标的长期不会消失,长期收益期望为正,且有较大概率不会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 通过观察沪深300(分别以2002-2012年第一个交易日为起始点)、中证500(由于该指数出现较晚,分别以2004-2012年第一个交易日为起始点)以及标普500(分别以2002-2012年第一个交易日为起始点)每年投入未投入资金的50%,以及每半年在不同投入比例(未投入资金的50%,30%,20%,10%)下的连续10年为周期的不同表现,各项结果统计如下: ![](https://i-xue-cn.pek3b.qingstor.com/a08e412.png) 并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1)分批投入能够增强稳定性,收益减少,风险下降显著。 (2)投入周期越长,分批投入的次数越多,稳定性也越强,相对的收益减少更多,风险下降也更为显著。 (3)熊市周期占比越高,波动越大的市场,投入周期越长,收益和风险的下降幅度也越明显。 进而给出的方案参考如下: (1)分批投入的方案优于简单直接买入并持有。 (2)在风险可控且可以承担的情况下,可以适度考虑追求更高的收益水平。 综合对比收益和风险的情况,后续会考虑选择按每半年投入一次,每次投入未投入资金的50%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最后,我们再回顾一下沪深300每半年投入一次,每次投入未投入资金的50%的情况。 这是分别以2002-2012年第一个交易日为起始点开始投入的投入资金占总资金的比例变化情况: ![](https://i-xue-cn.pek3b.qingstor.com/bbc0412.png) 这是分别以2002-2012年第一个交易日为起始点开始投入的总资金净值变化情况: ![](https://i-xue-cn.pek3b.qingstor.com/fc94412.png) 这是分别以2002-2012年第一个交易日为起始点开始投入的总资金对比指数的情况: ![](https://i-xue-cn.pek3b.qingstor.com/a56d412.png) 我们发现3年以后该方案的收益变化与指数变动基本一致,即风险下降影响消失。 下周开始,我们将考虑解决风险持续可控的问题。有任何疑问和建议,欢迎留言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