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故事》
关于如何使故事扣人心弦,如何设计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令观众流连忘返。
**01** **激励事件**
激励事件,就是突发了某个事件令主角所处环境发生了变化,让主角跟着事件推进。通常在激励事件之后还会给观众设置悬念,抛出一个或者多个问题,让读者观众忍不住想知道故事的发展以及结果。
比如,《泰坦尼克号》中Jack 和 Rose在甲板上相遇,人们就会想知道阶级不同的两个人是否会在一起。
另外,一个激励事件发生时,它必须是一件动态的有进展的事件,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或模糊的事件,必须彻底打破主人公现有的生活状态。
比如,某主人公上班,突然被领导通知炒鱿鱼,回家之后发现老公出轨。这时初恋情人突然出现了,那么人们就会继续思考,主人公和老公会不会分手,会不会和初恋情人旧情复燃——这便可以称为一个激励事件。
**02** **故事吸引人的能量源**
好的作品如同巨大的能量源,它让读者和观众心甘情愿地投入强力的精神注意力和感情注意力。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书中指出有两条原理可以控制着观众的情感投入。
一是移情:对主人公的认同,简单说来就是代入感,将关注拉入故事,让观众感觉是在写自己的生活,产生共鸣。观众移情于人物,设身处地地去追寻他的欲望。好的故事,可以从某些侧面反应读者的世界,展现读者平时所不敢想,日常所不敢做。
二是可信:一个令人信服的不可能性要比难以置信的可能性更为可取,要让观众相信所看到的故事是真实可信的。故事一旦缺乏可信性,移情作用也会消融。
另外,需要在写作中强调反应。麦基在书中写道,任何故事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所以很多故事动作也是在意料之中。比如,爱情故事中的爱人总要见面,惊悚片中的侦探总要发现犯罪,教育情节中的主人公生活总要坠入低谷。这些动作都是众所周知的,并在观众的预期之中。
因此,有吸引力的作品不太强调发生了什么,而是强调谁发生,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以及事件导致的反应与所获见解,期望和结果之间、或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断层。
**03 故事的设计维度**
故事有四个维度,时代、期限、地点和冲突层,这四个维度构成了故事世界的框架,但要激发无限的创造性选择,必须讲述一个新颖而没有陈词滥调的故事,并且在那一框架中填充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细节。
通常细节包括,故事人物靠什么为生?我的世界的政治是什么?我的世界的仪式是什么?我的世界的价值观是什么?幕后故事是什么?我的角色设计是什么?
角色设计尤为重要,每一个角色都必须适用于一个目的,而角色设计的首要原理就是两极分化。在不同的角色之间,一般是弥漫着对立或矛盾。如果你的角色设计中有两个人物共有相同的态度且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做出同样的反应,那么必须将他们两人合二为一,或者从故事中删除其一。
**04 故事脊髓**
脊椎是主人公为恢复生活的平衡所表现出的深层欲望和所进行的不懈努力,它是将故事的所有其他要素融为一体。
如果主人公没有不自觉欲望,那么他的自觉目标便成为故事脊椎。例如,任何一部邦德电影的脊髓都可以称为”打败魔王”。
如果主人公有一个不自觉的欲望,那么这个不自觉欲望便会成为故事的脊椎。不自觉欲望总是更强烈、更持久,其根基一直扎进主人公的内心。
例如:在《哭泣游戏》中,弗格斯在政治问题上痛苦不堪,而驱动着故事讲述过程的却是他的爱与被爱的不自觉需求。
**05 高潮**
想写出精彩的高潮,剧情转折是一大诀窍。转移观众对于转折情节的注意,给出一些与转折相关的情节,让观众觉得意料之外,但又是情理之中。
比如,《灵异第六感》中,布鲁斯·威利斯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帮助这个能见到死去灵魂的小男孩的心理医生,结果发现他自己就是个灵魂,让人们感到意外。
高潮是读者想象力的大跃进。没有高潮,就没有故事。高潮必须充满意义。从正面到负面,或者有反讽无反讽的价值剧变,没有变化的作品就是庸作,只有变化才能打动观众的心。高潮必须是出人意料的,以一种观众不可能预期的方式发生。
比如,书中有个这样的例子《卡萨布兰卡》中,当里克把拉兹洛和伊尔莎送上飞机后,他把雷诺上尉转变为一个爱国志士,杀死了斯特拉瑟大校,而且我们还感觉到,因为里克重返战场,这将成为二战胜利的关键。
**06 结局**
现在观众和读者都很精明,他们会在故事的一开始时就预测到的结局。所以,要站在比观众或读者更高级的角度,设定意外的惊喜,或者让观众感到震撼的的结局。
所有故事结局的关键就是给予观众他们想要的东西,但不是通过他们所期望的方式。故事的结局可以是悲剧也可以是喜剧,可以明示也可以暗示,可以赞扬,也可以讽刺。
\*结局可以是喜剧结局,比如,虽然有点小遗憾,但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 也可以是悲剧结局,比如,《泰坦尼克号》,Jack死去,两个人未能收获美满爱情。
\*可以暗示,并没挑明最终的结果,比如,电影《不再说分手》,最后约定不再说分手,那么最后是什么关系没有挑明,需要读者在自己的世界里思考。
\*讽刺性结局,比如,《穿Prada的恶魔》中女主角发现她苦苦追求的职场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于是毅然放弃一切,回到爱人身边。
另外,电影的结局,还有以下3种用途:展示次情节属于它自己的场景;展示高潮效果的影响所及;表示对观众的尊重。
第1 在故事的末尾需要一个属于特化的场景,一般可以皆大欢喜,也可以设置悬疑,使紧张情绪一直保持到最后一刻。
第2 是展示高潮效果的影响所及。比如,利用跟拍镜头来向观众展示主人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比如,追踪之后的生活,记录生日聚会等。
第3 表示对观众的尊重。比如,高潮已经打动观众,观众还在擦拭眼泪,那么银幕突然变黑,片尾字幕开始滚动,将是非常不礼貌的,需要戏剧中那种“帷幕徐徐降下”的效果。
总之,好故事《故事》是对观众的尊重,好的故事一定有种打动观众的力量。
无论是高潮还是结尾,避免陈词滥调,要尽量达到新颖,独出心裁,就离好故事不远了。
关于电影院里的故事结局方式,尤其如何做到尊重观众,帷幕徐徐降下的效果,下次看电影时不妨可以体验一下。
♡感谢阅读
忠华
微信:w00861113
微信公众号:懒人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