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雷的第483篇镜像世界**
你知道,你真正开始睁开眼睛看自己的标志是什么吗?
就是你开始怀疑自己的时候。
当你对自己说“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这句话的时候,你才犹如施展灵魂出窍的法术一般,站在自己的身边看着自己。这说起来有点瘆人,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突然有另一个自己冒出来并且还说着与原先自己感知不同的话,可能会让人产生人格分裂的错觉。
请不要被自己吓到,因为我们生活在自己的“惯性”中太久了,以至于自己给自己织了一个茧,在这个茧里,我们对自己的一切都习以为常,而所有与自己认为的不同的看法、认知,对我们来说都可能不被我们认可和接受。
我们从小到大通过模仿他人、承接传授来获得知识,而这样接受知识的方式本身就形成了我们的思维惯性,在这样思维惯性的反作用下,我们又形成行为惯性,这两种惯性互相作用、影响甚至冲突,最终融合成富有个人特色的思维—行动模式,这其实没有对错之分,因为我们可以依靠这样的过程不断地进化。
但事实上,***我们却待在自己的茧里不断地向内作茧自缚。***
我们本来应该通过不断地吸收与我们已有的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来强化和优化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惯性,从而不断地升级自己的行动模式;但是因为我们给自己做了一个叫做“我以为是”的茧,导致我们无法扩展自己整体的行动模式,每当有与我们不同的思维和行为刺激我们的时候,我们无法接受,就更不可能接收和融合,所以,我们就在这种刺激下不断地向内继续作茧自缚。
这就像一个人无法吃东西,但是他的嗅觉、大脑和胃之间的联系又是正常的,以至于,当他饿的时候闻到了美食的香味,他的大脑会刺激胃部分泌胃液,而又因为他吃不下,也就没有食物能否进入到胃里,这让他感觉更饿,但与此同时他又被食物的香味刺激嗅觉,嗅觉再反馈大脑,大脑接着给胃下指令:无法进食,饥饿感又不断地让胃部分泌胃液产生更加强烈的饥饿感——在这样的循环刺激下,这个人会把自己吃掉。
这一切,只是因为我们无法正常的进食,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一直不愿意接收那些与“我以为是”不同的信息,我们会在自己的固有的行动模式中把自己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