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0日
在昨晚layerzero的10个账号之后,看到zk和starknet的图片流程我又回到了之前对交互无知懵懂的状态,不过这样的状态相比于以前也是只短暂的;我尝试google了一下有关zk和starknet的教程,正如兔博之前所说,网上的教程还真不少。
看了视频又比照图文的流程,我把zkSync的流程过了一遍,俊鹏这两天工作忙的白天没来得及回微信,不过我们还是在晚些时候讨论总结了一下zkSync的流程,因为主网用zk跨链的gas很高,所以我们选择在 https://lite.zksync.io/account/top-up 用Orbiter跨链桥通过arb跨链把eth充值到zk上,这样就完成了交互的第一步跨链。
避开了跨链的高gas剩下就是在zkSync的主网上做交互了,比如mintNFT、做swap交易和增加流动性、给主网上的项目捐款;本质上空投这就是一个新的生态吸引用户体验的手段。其实,我也不应该完全把希望都放在做交互上,毕竟我自己手动做也只有10个号,就算三个项目都做,也不确定都能拿到空投,毕竟现在撸空投的人那么多,项目方防女巫的手段以及空投的门槛也越来高。
还是那句话:***撸空投不一定又,不撸空投肯定没有***。
先跨过“做与不做”的门槛才能去考虑“有多少”的问题。为什么打车平台价格战的时候真正赚到钱的司机总是少数人?因为他们的效率更高,他们参与的更早,他们除了每天开车更多的时间都在计算如何开车能赚的更多。
前段时间亏钱之后,总想着再杀进市场中把亏损的捞回来,结果又亏了一些之后我冷静下来停住了手;在忍受损失后的心悸的同时我也反思自己的错误,于是就开始找那些我目前的能力能做的事来做,我也不是一上来就搞群控,几十上百个账户跑程序撸毛,而是自己一步一步的摸索。
在做完layerzero之后,在昨天熟悉了zkSync之后,我才发现web3原来那么大,整天盯着交易所里的红线绿线实在是对这个领域的错误认识。这让我想起了之前金马老师提过最好体验一下zkSync里的应用和生态。我以前觉得自己是做区块链投资的挺牛逼,但到底什么是“链”?跨链是什么?我一窍不通……
我有两个手机,iphone一直都是用来做web3的,前段时间做交易的时候,看iphone的时间比用日常手机的时间长很多。现在一天都不会拿起几次,拿起来发现自己无事可做,也就放下了。确切的说不是无事可做,而是要做的事不是以前的事:
**接着做zk和starknet,十个号起步,先完成再完美。**
早上看了下小狐狸奥德赛第二周的活动,发现需要推特,我手头上能用的推特好像是只读,还不能发消息,索性也就放弃了。兔博说eth不到1W不卖,我恐怕要等到1.5W才舍得出货,另外我已经开始给自己做好经历两次牛熊的心理建设,从去年开始,才只是第一个熊市而已,金马老师前段时间说下半年要火力全开,我也要琢磨琢磨如何“火力全开”,苍蝇再小也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