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友你好!我是写作定投者穆逸扬。
> 今天是2021年1月17日,是我在新作日更的第102天
不知不觉中,已经在这里坚持日更超过100天了。再一次,作为一个养成中的猛人,我很高兴能有机会跟你分享我这三个多月是如何做到的。既是对这段时间写作经验的自我总结和梳理,更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
### Part1 记录的重要性
相信你脑海里也一定会时不时有一些有趣的闪念,甚至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完整想法,你想回头把它记录下来,但这些可恶地闪念就像暴露在常温下的干冰,在你反应过来之前,早已迅速汽化消散在空气中了。
在多次经历这样的事后的拍断大腿和捶胸顿足之后,我终于迫使自己养成了随时记录闪念的好习惯。**方法也很简单**:
1. **打开手机上任何一个即时通讯工具(Mixin messenger、微信、钉钉、飞书都可以**);
2. **使用按住说话功能,给自己或者文件传输助手这样的功能性聊天窗发一条描述这个闪念的语音消息**;
3.**每天写日更的时候对这些闪念稍加整理,往往都是极好的素材**;
我上面说的这个方法是考虑到绝大多数人手头软硬件配套的一个折中方案,我自己实际使用的是坚果手机的闪念胶囊功能。记录和整理的逻辑是一样的,无非是各个步骤操作起来会更方便一些。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大提升了我打腹稿的效率,甚至有一些文章直接拿这些日常记录的素材直接整理一下就成了。比如我之前的日更[美国大选结果难产 凸显区块链“可信”的价值](https://zuopin.xin/posts/5971bb90eec2c0e9ebbe1d01fd3ec6ccc52f53f76f690b38631036938ef7cc1e)就是那天凌晨4点失眠的时候,把脑海里的闪念逐个记录下来,简单组合了一下先后顺序,就形成了这篇日更的初稿。
### Part2 公开立一个Flag
相信你也发现了,我每天的日更有个固定的开头。由于有太多半途而废的经验,我对如何确保自己在这一次能坚持足够久是做了一些功课的。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在日更的开头给自己立了一个“日更新作的写作定投者穆逸扬”的人设,并暗自把成为新作上最受欢迎的作者作为自己第一阶段的小目标。
每天不光得写,还得把更新的内容分享到各种Mixin大群。也就等于在践行群+写作群的数千战友面前立了一个绑定人设的巨大Flag,这种操作对我这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母胎受虐体质而言催稿效果不要太好。所以一个多月下来,虽然我的更新时间从清晨逐渐拖到了接近凌晨,但好歹每天一篇都能做到雷打不动,而且文章质量还能稳步提升。
我从这件事上得到的启发是:
**最终可以成功克制你本能的,只能是另一种更强大的本能。不要试图压抑自己的天性,去驱使它!**
### Part3 重视评论区互动
这个小技巧我是跟@赵伟 赵老师学的,一开始我对这个评论区互动还是蛮忽视的,学着在上面花费精力之后发现还是有很多非常意外的收获的。因为像新作这样的公开写作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及时获得更多的真实反馈。
而来自评论区反复互动带来的正向反馈可以给作者非常大的创作激励,这跟我们发了朋友圈就特别期待有人评论点赞是一个道理。作为一个广结善缘的新作作者,不光要积极回应自己文章下面的战友留言,同时更要在那些同样积极写作的战友的文章里面为他们点赞评论、加油鼓劲、摇旗呐喊。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评论里尽量走心**。
为此,我甚至不惜在一些评论里写出了半篇日更的篇幅和信息量。这种有对话场景的沟通其实是非常有对象感的表达,往往特别容易激发创作灵感,甚至一些评论因此成为了我日更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干脆就是日更本身。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举一个虽然没有被我用在日更里,但事后看来甚是满意和惊喜的评论区“神回复”:
在[拼多多 一家伟大的电商公司(上)](https://zuopin.xin/posts/72443141cc8c82dc0787a461c2b8157b0203905dfccdf05aab14b1533ca1d783)的评论区,有评论认为拼多多是“传销模式”。我对此的回复是:
> 你这个“圈人”和“利”说得今天拼多多的消费者都是无脑好忽悠似的。还“传销模式”呢,这种玩法要是传销,拼多多不要说**出海上市**了,恐怕还没**出上海市**就得被有关部门取缔了。
由于我写这篇文章查了不少关于拼多多的背景资料,对拼多多注册地在上海市这个背景资料印象很深,因此写完这一段忍不住为自己这个神吐槽暗暗叫好了一把。
### Part4 格外重视内容输入
不夸张地说,作为一个写作者,**内容输入是一切的基石**!
在这里我得强调一点:这个系列的两篇文章里提到的所有要点,排名是不分先后的。但如果我按照逻辑上的重要性来排序,那格外重视内容输入这一点一定是当仁不让且毫无悬念地排在首位。
甚至我可以说,**分享了这么多的Parts,你单单把这一Part做到极致其实也够了**。
坚持不懈地定投好内容的输入,距离最终实现高质量的输出就只是时间和机缘的问题了。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诚不欺我。
现在回想起来,同为写作课的学员,我之所以能比部分同学起点略高一些,很大程度上源于我过去三年在内容输入上的持续投入。
最近的一个多月时间,我除了每天在得到上听完当天更新的已购专栏之外,就是在得到和Kindle的自带的AI朗读模块和讯飞有声APP的辅助下利用碎片时间倍速收听各种优质的电子书。
在本月已经过去的不到20天的时间里,我已经啃下了大神理查德道金斯的三本书。包括那本著名的《自私的基因》,其中部分章节甚至听了不止一遍。除了这三本大部头之外还刷完了《疯狂的进化》和《详谈 左晖》这两本篇幅相对小的,而目前正在进行中的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
这些利用工具的高效内容输入不光为我贡献了各种灵感素材,还成为了我一系列写作心得分享的选题来源:
* 比如[从今天起,彻底放弃“以理服人”](https://zuopin.xin/posts/56c6725637aa7ce7be9eff584b05a71dece7d0ffdfa733d33e0159427fccd630)里的核心案例就直接引自当时正在反复咀嚼的来自道金斯的《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演化的证据》;
* 而[选书 其实就是跟作者做朋友](https://zuopin.xin/posts/4f64e1fe883b713add5a07fe5dd44654d22f193ea339c0d47d7cf884e057426e) 分享的则是我筛选内容的原则和心得;
* [如何提升你的内容输入质量?](https://zuopin.xin/posts/509e595c5d8afcc5d8fdc9befb4c0f2c1bb2195fd2597a2ae14163c74dc57b99)就解释了我为什么要把听音频作为自己内容输入的主力渠道;
* [如何优雅地把阅读转换成聆听](https://zuopin.xin/posts/22575d4ab3a6b20c06068c8410a5fd0aa76824ed8286a8eac1e4babc81293a5c)和[分享一个无所不能的听书神器](https://zuopin.xin/posts/2ba92d5a7dfd16ad8060dc91327c56a291dec7034632463f643dec7108cfaac5)最终会让你明白我是如何在这条“不归路”上一意孤行下去的。
不知不觉在这一点上说得有点散了,总结一句话:**没有高效的音频输入,就没有写作定投者穆逸扬**。
### Part5. 从受众的角度挖掘选题
当你做到上面提到的5点之后,就会发现每天写点东西出来其实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时候我们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把每天的日更完成了,毕竟写一个没有营养的流水账或者别人难以理解的自我反思内容并不能带来长期价值。
而对究竟应该写什么,笑来老师在得到专栏上早有定论:
> 也许你又想问了,“那我如何开始呢?” 还是那句话,这个问题没必要问,直接开始就是了…… 不过,我倒是有个“想法”需要你认真思考:
>
> **我写的这个东西对别人有没有用呢?**
>
> “写对别人有用的东西”,这是写作的终极技巧,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仅仅这么一个问题,就会把这世间绝大多数文字过滤掉,你说它重要不重要?至于文笔什么的,不是不重要,但重要程度若是跟这个原则相比较的话,甚至可以直接忽略。
也就是说:**只写对别人有用的东西** 就对了!
然而,这个早就听过,且在此场景里石破天惊的结论,却在我一开始写作日更的时候,被我自动无视了很久。直到我在某一天例行重温老师的得到专栏的时候,才又重新经历了那个踏破铁鞋无觅处的顿悟时刻。又是一个活生生的体现“明白道理”到“过好此生”之间巨大鸿沟的案例,不践行怎么能体会这样平淡无奇结论背后的锋利呢?!
就新作日更这个写作场景而言,意味着我必须时刻把选题的视角切换到我读者的角度。**尝试围绕读者感兴趣的话题、用读者能听懂的方式,解答读者真正关心的疑问。**
我新作的读者,主要是践行群和写作群的战友,想知道什么对他们有用还不简单吗?当然是多跟他们交流啊!
于是我就刻意腾出了很多时间参与各种Mixin大群的热门话题讨论,有时潜伏有时冒泡有时直接下场参与。仅仅是践行群后花园这一处,就给我贡献了大量高质量的选题素材。同时我也开始逐渐花时间随机浏览战友们在新作上的日更并选择性地在评论区留下我的足迹。在这样的尝试中,各种有用的选题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甚至让我有一种“挖坑太多”填不过来的甜蜜烦恼。所幸很多篇反响不错的日更,都是以此逻辑选题的产物:
1. [所谓Libra 就是高配版的微信零钱](https://zuopin.xin/posts/031d1e4082609cc87bbc1b97db1b55c6c7c4a3cd8bd2c728b7bf2c76aa12a76e)就是在那时候还叫@Sylvia的@林水水 小姐姐一再要求下开的第一篇区块链热点科普;
2. [DC/EP就是一张存在手机里的纸钞](https://zuopin.xin/posts/4bd2ecbeef485e4a805a4cdd45652ad23173d5154f5f0839d741f9b249962afd)和[DC/EP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一盘大棋](https://zuopin.xin/posts/0ee533410dcc1b9e4e9ed629dda9148d8188166a18eaba138e5cf38c0ad60edf)则是在Libra这篇文章的基础上的自然延伸,因为很多人都习惯把这二者放在一起比较;
3. [真的是涨得越多买得越多吗?——与群友@或然test 商榷](https://zuopin.xin/posts/5c837684884b331d416607f4d88062395718db9483365a1622b88b4f0b59c255)、[短期价格的上蹿下跳就是塞壬的歌声啊!](https://zuopin.xin/posts/5e67012f1a03ad3e1dbf9a6d04ee4a22ac3813d47b73fce5ac906ec3ba6e1660)和[韭菜盒子只等于面粉+水+韭菜+调料吗?](https://zuopin.xin/posts/82f0f36b87704df75d3ac3eeb1c5bdb8c405bf2125a378b95226f525b06e2fa3)这三篇则完全起于在践行群后花园与几位战友关于相关问题的激烈讨论;
4. 当然,由于上面这个系列过于执着在跟不同意见的战友论个高下,反而让输出的内容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导致我还写了一篇[从今天起,彻底放弃“以理服人”](https://zuopin.xin/posts/56c6725637aa7ce7be9eff584b05a71dece7d0ffdfa733d33e0159427fccd630)反思自己在这上面的过犹不及;
5. 而在这方面让我真正从知道过渡到做到的,是从[投资BTC、BOX等区块链数字资产合法吗?](https://zuopin.xin/posts/54b06e67979dd675cbc7431f131a065cf67e2aeed7216ddc8c8d4d73766e628c)开始,到 拼多多 一家伟大的电商公司 的[上](https://zuopin.xin/posts/72443141cc8c82dc0787a461c2b8157b0203905dfccdf05aab14b1533ca1d783)[中](https://zuopin.xin/posts/b3377d36fb750a0302d69d1a83c9b51ea321f028a5946e94b2b524e9ecc26d38)[下](https://zuopin.xin/posts/db0371293bd858d1a2c24084ee0a71f3099b26164465d01ec4fe5f47648e2d8a)篇,再到你现在正在阅读的这个系列;
体现这个做到的征兆就是:我在开启今天的日更的时候,刚好看到践行群后花园群有战友探讨持有BOX是否合法会不会面临94禁令这样的问题。而我需要做的已经不再是下场再去高谈阔论一番了,只是默默地扔出之前那篇[投资BTC、BOX等区块链数字资产合法吗?](https://zuopin.xin/posts/54b06e67979dd675cbc7431f131a065cf67e2aeed7216ddc8c8d4d73766e628c)的链接,补了一句“想了解相关问题是否合法合规,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就基本结束讨论了,还顺带因为这篇稿子收获了几个额外的赞和关注。
**这一刻,我是真实地体会到了写作可以“把一份时间反复利用很多次”的好处。这也意味着,我距离那个梦寐以求的“把自己的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及其副产品的财富自由更近了。**
在准备这次分享的时候,我也在反思:那些帮助我实现日更的窍门,在我回顾日更40天的时候其实都已经写过了,我为什么还要做这一次分享呢?
因为这些其实都是表象,里面很多道理很多工具其实我早就已经拥有甚至早就熟练掌握了。真正让我坚持到今天的是每一次我发完文章之后,所有通过阅读评论点赞打赏给我真实反馈的战友们。如果没有你们的陪伴、肯定和鼓励,以我以往那种三分钟热度的体质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事风格,日更新作这件事恐怕早就放弃了。
如果践行之路是一条迷雾遍布的黑暗夜路,真正驱使我们走出这漫漫长夜的,不是食物、不是水、不是手中的罗盘,甚至都不是我们自己的双脚,而是身旁与我们砥砺同行相互照亮的点点微光。今天我诚挚地邀请你把自己点亮、也把战友照亮!
从点开阅读你看到的战友的习作、为精彩的文字点赞、为有价值的内容打赏、为有共鸣的内容在评论区点亮属于你的那道微光。
任何形式的参与,都能让我们一起为这个践行之路上指引方向的灯塔贡献自己的热和光!我和几千个新作作者都在这里,随时欢迎你的加入,期待那一束专属于你的光!
我是写作定投者穆逸扬,感谢你聆听我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