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在网上偶然看到了关于理财的课程,试着再次去了解后,知道了理财这件事是必要的,核心理由是货币的价值是会不断缩水的,这一点完全符合常识,不过理财是需要足够的相关知识才可以进入,一段时间里试着观察股市,部分确实涨了,还有的是莫名其妙地波动。投资是一个曾经严重受挫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都本能地恶心想吐。
重读了李笑来的《定投改变命运》,梳理其中的逻辑,看是否可以说服自己。
1、 投资是必要的。货币是在不断贬值的;相比工作时间投资是一刻不停地用钱赚钱
2、 定投的优势。定投是在占绝大多数的熊市中买入来赚钱的;数据表明频繁交易总是产生损失;为了抓住上涨的时机避免亏损必须一直在场;
3、 定投标的。跟随社会趋势在人工智能领域选择投资组合
4、 定投操作。为了不得不卖出产生的亏损必须持续工作赚钱投入
5、 为了认真思考极远未来的一切,不得不放弃关注当下的一切细节
总的来说,在定投这件事上,我是被说服了的,但是“无视价格”还是无法理解。书中提到很多人都持有这样的看法,“便宜时多买可以降低成本”,李笑来表示这是无效的,李笑来的这个观点我老是想不通,至于李笑来在其中说,“意义不大,是鸡毛蒜皮”也无法在这方面说服我,意义大不大,总是有差别的。所以我现在的想法是定投是对的,但是应该根据股价做调整,便宜时多买,贵的时候少买。
作为补充,我又看了张潇雨的《个人投资课》,汇总了其中的投资逻辑,这里面引用的数据资料更多,相对逻辑更严谨,并且推荐了用低买高卖的方法买指数基金,其课程中的核心观点罗列如下:
1. 指数基金收益是前10%,是非常优秀的,作者替父母这么做
2. 不同投资品类此消彼长,要多元分散,GDP与股市回报不相关,地理要分散
3. 择时买卖几乎必然赔钱,大涨时间只占1%,错过就赔钱,不可能选中,只能一直在场,闪电理论
4. 买个股几乎必然赔钱,40年后80%消失,超过平均回报的只有2%,
5. 依靠政策、局势、消息投资赚钱,几乎没有人能做到
6. 总体来说,股票价格腰斩是正常现象的。
7. 卖出理由:买入理由不再成立,发现了更好的投资标的,不是价格涨跌
8. 准确估值股神做不到,价格要砍半才相对放心
9. 不要抄底个股:亚马逊、花旗股价曾跌掉99%
10. 损失来自于“被迫卖出”。资金不得有成本和期限
11. 任何情况,持有不动好于追涨杀跌
12. 收费越少的基金,相对越成功
13. K线图预测涨跌早已证明无效,市盈率等指标估值无效,几乎没有人能做不到
14. 不要靠运气的成功归结于自己的能力,记录投资逻辑反复验证
15. 博取短时间高回报是追求不可能的事,赔钱是必然的
16. 无论你有多少钱,你能亏掉的最大幅度都是100%
17. 市场评级机构是在评“老板”,“卖出”评级只有6%
18. 在场外努力赚钱是投资的基础
19. 房产赚钱的原因是长期持有,
20. 多元分散、被动为主、降低成本、保持恒心、不懂不做
21. 资产配置决定投资回报波动性
22. 股票是长期收益风险比最高的投资品种,股票、Reits(9/50=18)>债券(3/20=15)
23. 因子投资:规模、价值、红利、动量、低波动,
24. 指数基金低买高卖,是因为整体经济更稳定,只根据已有结果反应
25. 指数基金定投市盈率过高时可分批卖出
26. 分散化投资是唯一的免费午餐
27. 长期来看行业第一的收益是低于平均值的
28. 系统性的策略一定比应激反应好
29. 长期投资的钱,亏损一半很正常,5年不涨很正常,“卫星仓”
30. 我们最好去买那些永远都不需要卖出的股票。放下炒股赚大钱的妄念,建立长期、系统、理性的投资观念和理财计划。在标的正确的情况下,任何时候买入都是对的,任何时候卖出都是错的。
31. 建立投资清单,包括不要做的事情
根据以上逻辑得到的结论是: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选择收费最低的基金,按规则低买高卖,把注意力放在工作赚钱上。
以上是投资活动的主体,还应逐渐多元分散,少量投入所有人都看好或者符合趋势的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