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写在开头_**
**`先赞后看,养成习惯,一键三连``用实际行动支持雨夕创作出更多干货!``十分感谢!`**
---

注:这是一篇关于《行为投资者》的读书感悟——眼睛蛇效应。
---
## 眼睛蛇效应
> 眼睛蛇效应指针对某问题做出的解决方案,反而使该问题恶化。
> 该术语用于形容政治和经济政策下错误的刺激机制。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问题,很多是来源于为解决问题而作出的正当尝试。在企业中,也指公司奖励某些狭隘的指标,无意间使得其他更有价值的长期计划彻底受到忽视。
这个眼镜蛇效应原本起源于英国殖民印度时期的一个应对当地眼睛蛇非常多的防治策略。
一开始印度的眼镜蛇非常多,经常给人们生活带来危害,于是英国殖民政府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来一起防治眼睛蛇,于是英国政府方面开出赏金策略,每捕捉一条眼镜蛇就可以去当地机关领取赏金。
由于这个政策的执行,眼镜蛇的数量急剧减少,群众捕蛇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但是赏金机制却没有及时停止,有一些有商业眼光的人就看中了捕蛇的赏金,于是开始大量开始饲养眼镜蛇去获得政府的赏金。
并且这个获利模式被广泛传播,导致大家纷纷效仿。
但是终归纸包不住火,英国政府也发现了蹊跷,平日里再也看不到眼镜蛇,但是来领取赏金的人却越来越大。
终于这种饲养眼镜蛇获得赏金的模式也被英国政府发现,于是英国政府决定停掉眼镜蛇赏金。
这下大量饲养的眼镜蛇成了没有价值之物,被大量的放生到大自然中,这就导致了眼镜蛇被没有治理之前更加泛滥成灾。
这就是通常因为考虑事情只考虑的一个决策的后果,而没有考虑到后果的后果导致的。
就像某些公司未来考核员工的kip,然后设置各种指标,那些指标从正常的一级后果角度来看是正向的,但是没有考虑到人的价值属性。
比如说程序员的工作量考核本来没有很好的kip,大家的工作有的人非常饱和有的人工作不怎么饱和,于是出来一个考核指标,看程序员的提交代码的次数。
结果导致所有人都开始把代码分很多次数来提交,好让自己的kip看上去工做非常饱和,这么以来,原本是为了提高工做效率,让所有人都能够均匀工做,结果却是让摸鱼的人摸得更加轻松,而工做量非常饱和的人的工作也没有被分走在。
这相当于给本来就不明朗的工作量评估又加了一层迷雾。
于是又有人提出考核代码质量,这下就更恐怖了,代码质量的评估无法直接统计,需要专门分出一个大佬级别的人来评定代码质量,这让本就人手紧张的程序员岗位雪上加霜。
因此代码质量考核更加不适合。
**终归会产生眼镜蛇效应的一个原因是在考虑对人的决策时,需要考虑后果的后果,因为人会思考变通,一条规则看似一刀切了,实际上可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让问题更加严重。**
点击**↑↑↑**关注,回复关键词获取超值内容!
> ① 回复『**双拼**』,获取双拼使用教程,打字速度提升『**up**』!
>
> ② 回复『**跑步**』,免费送跑鞋的跑步社群等你来参与!
>
> ③ 回复『**100本书**』,获取100百本推荐经典书籍以及其免费阅读方式。
>
> ④ 回复『**更多**』,获取更多干货文章,和雨夕一起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