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塑造的概念,百度百科的解释:
塑造,指用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形。这种描述是一种主动地描述。就像封面图像所示一个人用一种材料制作成一个工艺品。是一种主观描述。
但当制作的环境或者制作出来的工艺品不是非常好或我们所满意的,因为这种情况而改变自己其后的某种行为,那么它其实是反过来塑造我们了。
再看李笑来在《[反向塑造 —— 暗流涌动的势力](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A0NjExNw==&mid=2247488449&idx=1&sn=513629e2b0c551ab959d1d463b2421d0&scene=21#wechat_redirect)》的描述,有两个例子,一个是学生塑造老师的,一个是一位同学免费做推广的例子。主旨是千万小心自己被反向塑造成你原本不应该的样子。
如果没有读到这篇文章,我都没有意识到有个概念叫反向塑造。现在回过头再看4年前遇到的这个概念真是不一样了。现在意识我们工作的环境,工作环境向我们传递的价值观、我们所读的书、听的音频、我们自己所住的屋子环境、我们自己喝水的方式、我们铺的被子等等都会反过来塑造我们。
想要保持我们原本就应该有的样子,首先,我们得明确地知道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是什么,原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比如,我们认同要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到足够好,那么就不能因为对方一些无意过失,或者一些其他主观上的问题,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导致最终的效果不是很好,不是我们自己想要的。再比如,我们要优先持续勇于做长期来看一直有用但不有趣的事情,就不能因为一些有趣的综艺,短视频,而忽略了要长期要做的事情。
其次,我们要几乎每天都要反思,今天做的一些事情,真的符合我原本真的想要的样子吗?如果不是,我们需要怎么调整?
再次,我们实时梳理自己的价值观,用我自己的话讲,就是你认同的行为究竟是什么?
最后,我们还需要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时不时地纠正自己的行为,以符合自己的想要将要成为的样子。因为我们的行为历史就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样子。
注:封面图片来源
https://pxhere.com/zh/photo/59681?\_\_cf\_chl\_jschl\_tk\_\_=e9492c398b7228da1cdd02cc6563e2e84507a364-1611580646-0-AV-6K04s\_fWIvjH2kJQd\_WfQiA\_\_hg6Bw1U7t3G0J9vp-f53fSLB6zP\_Y706s\_HhvjMcPn4unaGmQyY6QtzKgs5bHzHRggKl79Fcw-BSBu85bK784J7pSf8kklqDOeIEUDz5EaoHiXxw7oj\_lLikDtL7wV56YuBVhIcNG0dy0yPmQqfpSfREtBx-aqXq2tBAMv-zuJwvn91gUtDIAxQR23PXfORGfHj5JLG\_18PduQFlznwUCI0-BCc\_b9IBNxXYwHkPodWp2zu8byXmjAMtov-QX4lRp4ylCIgse3p4thQjamKGSZaBWGPPgAZ0CNWx997uMRGTPcvhqPd0wmoeAiNmqNhYZXkfkCZYm1JaB6DBG4A5m-FdwniNsnpT-I05dA
该图像在CC0协议下免费使用.
您可以下载,修改,分发和使用免版税的任何您喜欢的,即使在商业应用程序。无需提供来源.
参考文章:
1.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A0NjExNw==&mid=2247488449&idx=1&sn=513629e2b0c551ab959d1d463b2421d0&scene=21#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