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又在造谣,要封桥,要隔离,想想万一又要被软禁,不如趁现在逃离还来得及,收拾好行李,借着夕阳西下的光,奔赴在回家的路上。
回来的车上,谣言被揭穿,母亲看到肩上的大背包,脸上却是抑制不住的欢喜,有多久没有在老家住上一段时间,上一次还是10年前,外婆走后在家陪母亲住了一周。
前些天,跟父母同龄的邻居和她的儿子先后十来天离世,本就人少的村里显得更冷清。老一辈一个一个都离开,年轻人也去城里安家不愿回来。溜达小时候住过的老屋,周围已经杂草丛生,没有人气的屋子就是一片荒凉。
脑子里却回想起小时候,一村子人挤在一起看电视的场景。那是70后农村长大的人才有的记忆。
最近流行一段话:农村是富人眼里的天堂,穷人眼里的荒凉,诗人笔下的远方,游子心中的故乡,有钱,乡下是净土,没钱,乡下净是土。
老家于我而言,永远都是避风港,是缓解焦虑的最好的地方,更是补充能量的加油站。
看到父母还能正常干农活,心里就踏实,劳动永远是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事实上,每个人都该找到自己存在都价值和意义。
写作让我找到了存在的意义,对于创作者,最好的时代才开始,接下来需要研究如何把这意义放大,不仅仅是自娱自乐……
自由日记:第86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