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

老爸每次要出门去个不怎么熟悉的地方办点什么事儿或者见个什么人之前,都会带着无事瞎忙(至少在我们的眼里时这样)的兴奋劲,必定会提前趴在电脑前做足功课。似乎他对时间表、地图、目录这类玩意儿有一种天然的喜好,对制作出行路线图有无限的热情。
他做的路线图绝不是我随手高德地图百度地图一搜截的图,那个对他来说太粗糙了,即看不出合理性,又不能估算出出行时间的最优解。他在这个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脑子里还有一张活地图,凭着经验回忆和两套地图的仔细比对,他总能找到耗时最短的那条路。
因为总是和网上搜得的结果不同,而且他也总是和老妈一起出行,并且他不用公共交通,喜欢和老妈一人一骑电瓶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省钱,省时,空气还好,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一举四得。
但和老妈沟通清楚出行路线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妈是个很要强的人,不管大事小事,总希望能比别人做得好一点、做得快一点,得到的表扬也得比别人多一点。一听我爸又要和她讲讲所谓“最佳”出行方案,她就会皱眉:又来了!瞎折腾!拧着这股劲,宣讲的结果自然就是两人拌嘴。
我妈是个闲不住的人,里里外外天天得出门跑跑的是她,她脑子里肯定也有一张活地图。她总觉得委屈,我爸这个几乎不出门的人,凭什么拿个“老黄历”来指导她的时时“更新版”呢?理论上,不应该是她的经验更靠谱些么?为什么话里话外他总是那个正确的人呢?
我妈不喜欢复杂,她总说,方向对了,不会跑错的。地图截图蛮好的啊,手机相册里已存,想看的时候打开就行,不费流量,想放多大就放多大,不费眼睛。好好的东西不用,非要为了省下几分钟的时间,花上个把小时上网,一通左拐右拐地把自己绕晕,哪里记得住啊?!每次她要是听烦了,就会甩出一个暗含白眼的杀手锏:你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换路上省五分钟,真的很格算(方言:合算)啊!
可是每次最后的最后,两人一定是照着我老爸的路线出门的。路上一前一后,一定是老妈一马当先地在前。
回家后,地图这事儿还不算玩,我爸会趴在电脑前,摊开那张被揉皱的地图,还得细细琢磨一番,估计用时和实际用时的误差哪里来的?是不是哪里修路了,哪里禁行了,哪里太拥堵……这可比我们在公司里的形式大过内容的复盘会的厉害,他的目标非常明确:有没有可能时间更佳?
上海真的变了好多啊——此话一出,标志着一次出行活动的圆满结束。上海这么大,人多事儿多,路和交通情况怎么不变呢?地图虽然也在变,但好歹稳定得多,靠谱得多。如果我们身处广袤一片的茫茫陌生郊野,也会习惯性地寻找一个山头,一棵大树,甚至是一座土包,路会变,行进方向会变,可它们不会变,非常可靠。我爸这么执着于他的地图,也是为了守住这一份可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