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讲了什么***
长期是多长?—— 所谓长期,指的是两个**大周期**以上 —— 在股票市场,未来的两个大周期大约是 10~15 年;在区块链数字交易市场,未来的两个大周期大约是 6~8 年。
***作者如何讲的***
先抛出问题,再说必须给出精确定义。接着给出作者的定义,再深入解读这个定义,接着说了说为什么,然后歪楼,讲了另外一件相关的事情,最后,给出了一个可用的定义。
在企图梳理作者讲道理的逻辑时,我把自己绕晕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极大原因是因为自己逻辑训练不够吧,那么,暂且把自己绕晕的过程记录一下,方便以后复盘。
首先,作者说:
> <u>定投策略</u>的<u>核心</u>`本质`之一是**长期持有** —— 持有期限越长越能保证盈利,这是<u>公认</u>的`事实`。可是,有个`前提`非常重要,若是不能清晰定义它,那么就根本无法继续任何深入的讨论:
>
> > `长期`究竟是多久?
可是,稍等,我在这个问题之前还有个问题没解决。「持有期限越长越能保证盈利,这是公认的事实」。为什么说是公认的事实?前一章里有涉及,但我还没有能得出让自己信服的答案呢。在还疑虑这个问题的情况下,去探讨「长期」究竟是多久,脑子有点跨不过去了。
接下来,作者就为什么要探讨「长期」是多久,解释了模糊概念叠加造成的危害。这让我颇为赞同。那么长期是什么呢?作者直接给出了他的精确定义:
> 所谓长期,指的是两个**大周期**以上。
接下来,当然是要抽丝剥茧讲啥是「周期」和「大周期」啦。于是,我看哪,看哪,一直看到作者开始讲
> 为什么要强调 “两个” 大周期以上呢?
等等?这就开始讲两个了?我只好倒回去再看,一遍,再看,一遍。终于,我看到了这句话:
> 在当前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的一个完整的大周期
**图表**、**直观**——确实如此,价格图表上,周期是非常直观的!但是,如果用图表来判断周期,为什么要讨论「如何判断<u>一个大周期</u>的`起点`呢?」周期都看到了,「起点」和「终点」不是很直观的吗?再次按下心中的不解,继续研读。作者说:
> 只有经过了**两个大周期**之后,我们才可能**确切地**知道这到底更可能是个上涨趋势呢还是更可能是个下降趋势呢?
原来,经过两个大周期或以上,我们才可能更准确地判断「趋势」!
等等,判断「趋势」?是说用图表判断「趋势」?我脑子里瞬间出现了无数相关概念:「海龟交易法」、「均线」、「趋势线」、「顾比均线」,「缠论」等等等等……
好在作者并未纠缠与此,而是讲了另一个颇有见地的看法:
> **经济周期的形成,本质上是参与经济的多方协作时而协调、时而不协调造成的。**
这个话题展开来,奥地利学派与凯恩斯学派争论了好几十年也未见有定论,但作者说
> **大周期正在变得越来越短……**
确确实实是一个可用感知到的现象哦!有意思极了,但是,这个和讲「长期」多长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我费了许久去琢磨,这和前面的大段论述是递进,还是并列,还是转折?
反正,在等待作者给出「大」、「周期」的精确定义未果;在迷茫「为什么是两个大周期」,而不是其他「技术」分析方法来「更准确」地判断「趋势」未果;在惊喜地发现另一个有趣现象和背后可能的原因之后,作者直接给出了一个更「精确」「可用」的定义:
> 在股票市场,未来的两个大周期大约是 **10~15 年**;在区块链数字交易市场,未来的两个大周期大约是 **6~8 年**。
***作者讲得对吗***
当然对,最后给了一个准确、清晰、可用的定义。
可是我自己,对自己的逻辑能力,不免产生了深深的沮丧,没想到自己的逻辑能力竟然如此混乱!!!根本无法清晰、顺利地完成【2W1H 】和【逻辑关系】分析这两部分的作业。只能记个流水帐了事儿……
***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 信息的高速流动使得全球化协作更为连贯更为容易,因此,虽然危机依然会不断产生,但修复速度正在变得越来越快。
>
> **大周期正在变得越来越短……**
这是一个相当乐观的看法,让我想起达里奥一直在Link-in发的关于世界经济走势看法的文章,也值得再去研读一下,看看他是否漏考虑了这个因素呢。
毕竟,我还一直悲观地认为,人类正在开启「天网」的自毁道路上狂奔不止。作者的这个看法,无疑给我所见的黑暗前景中,注入了一点亮光。
***你计划怎么做,或已经在践行了哪些事情?***
* 坚持好好吃饭、睡觉、拉屎
* 坚持花时间、注意力在家庭与亲人上
* 坚持锻炼
* 坚持内观、太极
* 定投区块链资产
* 定投数字世界基础设施公司股票
* 坚持每日写文300字
* *持续发布视频号*
* *以写书为目标有目的的写作*
还是这些,都做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