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章讲了什么What?
1选择最重要,在投资领域当中尤为如此。我们应该选择定投的标的是:
最佳局部之中的最佳局部之中再选择若干个标的构成组合……
2这一节的内容重点在于李笑来为什么要选择 BTC、EOS、XIN,即,BOX,作为一个定投的组合 —— 这里必然掺杂着李笑来的一些主观判断;至于你选择怎样的投资组合,要靠你自己对客观世界的客观理解。
3概括说就是投资要选择世界发展趋势中的趋势。
二、为什么这样写Why?
1不选择 “只投资某一个标的”,而是退而求其次 “选择所有” —— 这是为了在避险的同时跟上整个世界的趋势,此时 α 为零;从全部之中 “选择最佳的局部”,这是以退为进,意图找到发展最快的局部,进而有可能创造正的 α;再一次 “选择局部的局部”,这也是为了通过趋势的支撑获得更高的 α —— 最终,在局部的局部之中做个组合,本质上依然是一样的做法:首先要降低风险,而后再看能否创造更多的 α?
2为自己的投资组合选择标的,最简单直接粗暴有效的原则是:
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
三作者是如何讲的?How?
(一)以 BOX 为例
1因为它就是经过这样的选择过程而产生的投资组合。
2风险警告
定投策略本身是客观正确的,而定投标的的选择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剔除主观判断 —— 所以,定投标的选择是投资者自己的事情,是要用自己今后长期的钱和时间去负责的事情
3作者利益关联公示
李笑来是比特币的长期持有者(自 2011 年 5 月)
李笑来是 EOS 发行公司 BlockOne 的天使投资人(2017 年 5 月)
李笑来是 Mixin Network 项目的天使投资人(2017 年 10 月)
4经过过去 8 年多的观察、思考与实践,我认为区块链技术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有一个已经慢慢展现出来的发展路线:
可信账簿(BTC)→ 可信代码平台(ETH/EOS)→ 可信执行环境(Mixin)→ 可信硬件(?)……
5选择比特币的原因和没有选择以太坊的原因。
6几乎所有技术从诞生到被广泛接受的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从未变过的步骤:
诞生 → 先被企业采用(2B)→ 再被个体采用(2C)
EOS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就是个面向区块链企业的平台。而 Mixin Network 的第一个 dApp,Mixin Messenger,就是个面向个体的平台 —— 除了即时聊天之外,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目前行业里对新用户最为友好最为方便的分布式多币种钱包(这是底层 Mixin Network 公链的功能)。
7在我看来,这三个标的都到了 “皆难否” 的阶段……这样的时候,定投策略采用者应该可以开始入场了。
并且从 2019 年 7 月 12 日开始算起的 BOX、BTC、EOS、XIN 的价格变化以及定投 BOX 收益的变化以一个图表演示。
(二)以 2020 年下半年公开发行的〇管理费、〇开润的股票 ETF 产品奥德赛(ODYSSEY,暂定名)为例
1个人非常认同孙正义的观点:人工智能将是世界发展的趋势。
2但是绝大多数算法公司到最后都会为拥有数据的大公司所用……
3就是在一个更优趋势里做出判断 —— 在这个行业里,这种事情必然发生;既然如此,我们最好在此之前就做好准备。
(三)作为定投策略采用者,你最终的成绩可以用以下公式描述:
p = δ + α - γ
1投资领域中,对于 α(跑赢市场的那部分盈利)究竟是否存在一直争议不小 ,并且举一个教学段子说明。
2解释公式:p,就是你的最终成绩(performance)。δ(第 4 个希腊字母,delta,大写为 Δ)用来代表的是市场整体的成绩。而 γ(第 3 个希腊字母,gamma,大写为 Γ), γ 在这里指的是因为你自己犯错而没有赚到的那些原本你应有的收益 ——
3.解释β(第 2 个希腊字母,beta,大写为 Β):指的是你的成绩与市场整体成绩的相关性,β 为 0 的时候,就是 “全然不相关” —— 比如,你 “定投人民币”(就是不断地把你的人民币存进银行),那么你的成绩将与市场整体成绩全无关系。当 β 为 1 的时候,你的成绩和市场整体成绩 100% 相符…… 在 p = δ + α - γ 这个公式中,δ 就是 β 等于 1 的情况。
4对于定投策略采用者来说,一切的 α 都来自于开始行动之前的谨慎选择过程。定投策略采用者之所以幸福,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一旦开始就再也不用纠结选择了,当然也无需再去纠结是否调整、如何调整之类的恼人问题。
4定投标的的选择,本身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它真正的困难之处在于,作为定投策略采用者,你必须也只能在开始行动之前已经确认选择并且从此长期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