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的角色,视角不同,快乐的获取方式不同,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来自于角色对于个人能力的要求塑造。
最近几天开始重新码字,有了一点不同的感想,也看了部分文章后增加了这部分的理解。发现码字的人和看文字的人是两种人,他们获取快乐的方式根本就不同。当码字的人把自己认为写得还不错的文章发表出来的时候,会有成就感,会内心觉得开心,内心深处也会觉得是有价值会被某些人认可的。看文字的人,可不这么想,内心可能发现这不是自己想看的,作者写的不怎么样,带有批评的视角攻击作者,写的什么垃圾呀。这是获得多巴胺失败后的,攻击行为。我本来想要看你的文章获得快乐或者认知,作者瞎写一通,写的什么鬼呀,看不懂,不看了。
站在第三方视角看,码字的人是参与者,看文字的人是旁观者。参与者的快乐是一种,旁观者的快乐是另一种。
参与者的快乐在于自己通过码字让自己对于一些事情有了新的理解或者是情绪有了表达的出口。内心中是有个满足感,就是自己写的很差很差,也感觉自己做的还不错。要是真的自我感觉差到吐血,可能就不会码字完成了。
看文字的人可能和作者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觉得这些很简单呀,根本就不值得写出来悟出来,自己当初就经历过。此刻的读者处于一个旁观者心态,是当自己以为看到的自己也能写出来,其实这大部分都是读者自身对能力的误解。如同一个人看到别人开车倒库挺简单的,对于从来没有开过车的人来说,可真的不是这样,考驾照的时候去练车的人就有这个体会。
人有一种对自己能力的高估和低估的本能,当看到别人是自己的朋友,然后大家经常在一起的时候。看到对方做成了一件很小的是的时候,就自动带入到我也可以的错觉中。然后觉得这有啥的,感觉自己也很优秀的样子,或者是比对方更优秀。
当真去做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差距是多大,没有亲身经历,眼睛的看,只能产生很多的美好的幻觉。以前烧电焊的时候,以为烧电焊很简单,就是用焊枪嘛,这个能有什么难的。当自己拿着焊枪干过活后才知道焊出不出问题的产品也是一个技术活。虚焊,脱焊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也是经过后来反复的练习才能做好。
在看别人的文字的时候,有些人会自动带入到这个简单的情况中去。因为没有写过,虽然见过好的,没有亲身经历码字的烦恼,并且是长期码字的锻炼。自动带入到这有啥的,自己也能写的错觉中。当真的去码字并且要求自己写很长时间后,文字有要求后,就会发现所谓的简单并不简单。
当我自己码字的时候,头脑是处于思考中,可能自己的哪一点感悟认识对于别人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可我觉得这是我今天在头脑中转圈圈的感知,写出来看看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吧,接着就写了。至于读者看后是鼓励还是批评,这对我来说是有所影响。可不是那种非致命的影响。我可能写的不够好,如果批评声音太大,就换个平台了,或者是平时写不发表了。通过文字让我自己能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的行为不会变。
能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我自己发现码字给我的快乐和我在看别人文章时候的快乐不同。我更喜欢码字的快乐。可能是我对于别人太挑剔了。
通过这篇文章让我对于参与者和旁观者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体会,以后在看待别的事情的时候会不那么高估自己了。那种自恋我也行的感觉虽然很美好,却总是在犯错后尴尬的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