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红尘》是豆豆写的另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围绕着四个字缓缓展开,将实事求是、不唯教条、不唯经验的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并且以自身条件为依据,从因果关系出发,创造符合现实条件的一切可能。
这四个字就是。
> **见路不走。**
书里有一段是面馆老板慕容九跟叶子农说自己要能赚到100万就知足了。叶子农跟他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 叶子农问:“**想管不管用?**”老九说:“当然管用,有志者事竟成嘛。”叶子农弹弹烟灰,笑着说:“那你小家子气了。既然管用嘛,干嘛不多想点?要我就多想点,想500亿,一万亿。老九愣住了,想了想说:“那……就是不管用了。”叶子农说:“你连想都没想过,怎么可能去做呢?
>
> > **想只管想的用,每个条件只管它这个条件的用,不管别的用。**如果你面对的不是正确,你跑一辈子也没用,老天不会因为众生心诚就把有志者都成全了。
> >
> > **条件的可能是啥?就是让你想可想之想,能可能之能**。你想了条件不可能的,一分钱也是贪心。只要是条件可能的,多少都正常。
如果说《遥远的救世主》有些内容反复看几遍还能明白其中的奥义,比如五台山求道,王庙村扶贫计划。
而这本书中关于实事求是,依循规律却又不拘泥于经验的「见路不走」的思考逻辑,如若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无法达到那种认知水平和思考境界的。
- 想管不管用?
这一句问题,让九哥产生的思考,也让我对以前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想想就管用,大家就不用采取任何行动,只要动动脑子,想象一下美好的未来、场景、事物,那这些画面中的事物都会自动成为我们脑海中的「现实」,让我们能得到白日做梦般的满足与惬意。
九哥说有志者事竟成,想是为了给自己设一个Flag,以此作为激励自己的目标。
而叶子农却认为,如果这个逻辑成立,为什么九哥设定的目标是100万,而不是500亿,一万亿。
所以才有了「想只管想的用,每个条件只管它这个条件的用,不管别的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行动,才能验证目标是否能够达成。如果只是想想,那只管想的用。
反复阅读体会这段话,对践行群组织的读书打卡、健身打卡、写作打卡等等活动又有了进一步认识。
知道到做到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都知道健康是第一位的,可是科学饮食、健康生活、坚持锻炼大都只是贴在墙上的标语口号,喊口号的意义似乎大于按照要求践行健康生活的意义。
想只管想的用,要取得实际的行动效果,只能靠行动产生。
而这个行动,需要持续不断刻意地练习,只要你积累,积累就管积累的用。
如果想想就管用,我也会给自己设定一个赚上1个亿的小目标。
可这不是压根就管用嘛。
所以,且不说小目标到底是多少,就说怎么达到这个小目标。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达成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想多少都是白想。
佛说,万物皆空,因果不虚。
善恶皆有因果,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生恶果。
我不研究佛学,只是借用「因果不虚」这个词。
只要按规律做事、按逻辑推导,要获得想要的结果,依照自己的条件,根据能达到的因实现想要的果。只管做因,必然有果。实在是,因果不虚。
「见路不走」,不是让你不走寻常路,标新立异。而是实事求是的根据自己的条件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不教条、不守旧、非经验主义、非拿来主义。
一切都是似曾相识,一切却又焕然一新。
> **特立独行且正确。**

---
_**END**_
_图片来源:www.pexels.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