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只关心他自己,只对他自己的兴趣、需求和观点感兴趣。他们只喜欢谈论自己的事情,而丝毫不关心别人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模式是自我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使得他们无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使得他们认为世界是为他们而存在的,使得他们很难观察、倾听和理解别人。所以,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很难掌握独立思考能力。
举两个我自己的例子。当我和一个人聊天的时候,很多时候对方聊的内容我并不感兴趣,那么这时候我就有可能会神思游离,因为我只想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不关心别人感兴趣的话题。那么这么做带来的影响就是别人可能不愿意继续和我谈论他们的想法了,这可能是不善于倾听的表现。所以有的时候我会刻意提高注意力去倾听别人在说什么,而不是只专注于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当别人犯了一个错误的时候,并且因为这个错误付出代价的时候,以前我是漠不关心的,我觉得这关我毛事啊。这也是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后来我知道有一种学习方法叫反向学习法,这是笑来老师说的。反向学习法:看到别人的错误,要分析别人这么做的理由和情绪,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笑来老师常年在各大股市的聊天室里看那些投资失败的人发表的言论,对他们的言论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然后学到了很多别人的经验教训,这是他在投资领域如鱼得水的原因之一。笑来老师的父母常年吵架,但是笑来老师却20多年没和妻子吵过架,这也是来源于他的反向学习能力。所以,关注、分析别人的错误,让自己避免别人犯得错误是很有用的。
总而言之,以自我为中心,阻碍着进步。
怎么变得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呢?
在《Beyond feelings》这本书里给出了2个方法:
1、意识到你和其他人一样,都会倾向于“我的更好”这种思维。特别是当我们真的很在乎一件事情的时候,“我的更好”这种思维的影响最为强烈。比如你在乎自己的孩子,你就会自然觉得你的孩子更优秀啊。
2、留意“我的更好”思维存在的信号:
在感觉上:有愉快、偏爱的感觉;没有进一步评估就想马上接受一个陈述或者论证的欲望;或者是非常不愉快和负面的感觉;没有迟疑地攻击或者公开谴责一个陈述或论证。
在思想上:我很高兴专家也是这么想的,和我想的一样;分析这个证据是浪费时间;这个观点是无法容忍的,因为它挑战了我一直认同的观点。在头脑中出现这些话的时候,要警惕自己是不是掉入了“我的更好”的思维里。
当然了,从概率上出发,也存在“我的更好”真的是客观上更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