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好几个老师上示范课,有一些老师去听课,我也听了几堂课。走过原来所教的班级,他们非常激动;原来带我现在的班级的老师也回来听课。
昨天早上,几个教过的学生,男女都有,气势汹汹地走到正在吃早饭的我的面前,“Flora,刚才二年级的说他们想XX教他们,我们听了好生气,正好,把你换回来!”
当初换年级,领导觉得那位老师不适合带低段,因为他不活泼,专业知识还不错,就指定他去高段,把我换到他所带的低段。
昨天问一个学生,“你那节(示范)课听懂没?我觉得有点难。””听懂了啊,我都听入迷了。"如释重负。
昨天上午还去听了一位初中老师的讲课,在我看来,讲授中规中规,但学生出奇地配合,效果还不错。初中生的专注力太让人惊叹了!老师只管讲课,学生认真听的样子真理想啊!
最近在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父母状态以不同形式存在在老獾和蛤蟆身上。在老獾身上的表现一眼能看出来,蛤蟆身上的则很隐蔽,但本质一样,都是父母状态的呈现。
回到教学生这个话题上,所有的示范课(或公开课)都会看老师上课是否精彩,学生表现是否积极,这两点是评价的唯二指标,都是听课的成年人在评价。但学生呢?有没有采访过学生,是否真的喜欢这种形式,是否真的比常规课的学习效果更好?
教育,到底在教什么?是大人想教给孩子的,还是孩子真正需要和想要的?
我不知道,但我不想把课堂当成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更不想学生表演出来特别认真的样子。在我满意的授课和学生喜欢且学有所获的课堂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在这里小声逼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