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我在法兰克福市中心学习急救课,因为我报名了考驾照,德国规定,考驾照之前一定要学习急救课。
我第一次在德国学习急救课是2016年,那时候也想考驾照来着,趁着我父母在我家帮忙带宝宝,我去练车场练了几次车,
结果我父母回国之后,我就没法去练车了,因为规定练车不可以带着小孩子,
那次考驾照未果之后,发生了一次车祸,我就对开车这件事始终带有恐惧心理……
这次重启考驾照,一是车祸的阴影没有那么大了吧,二是我确实需要学会开车了,
不能有事总得依靠娃爸送我,他也很忙,学会开车我可以更加自由独立地想去哪去哪。
德国规定急救课程学完有效期是一年,这次需要重新学习,复习一下也好。
其实很多年之前,在北京考了驾照,但是之后一直没机会开车,
第一次开车,竟然是去马来西亚度假,我们租了车,老公有几次喝了点酒没法开车,
我就得赶鸭子上架,马来西亚还是左侧通行,开的那个别扭啊,
所以第一次真正的开车上路,于我也不是太美好的回忆,哈哈哈
到了德国以后,不久就怀孕生宝宝了,没有及时把中国驾照换成德国驾照,这次打算从头重新考。
我本来对于车这种机器不是很感兴趣,又由于那场车祸,我潜意识里可以说比较讨厌车,
但是,在德国这样的地方,自己会开车会让生活方便许多许多。
这次我必须严肃对待这件事,我要想做好这件事,我想我需要学习笑来老师,对它赋予重大意义,甚至多重重大意义。

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里《你为什么总是半途而废?》一节里写到,
> 我一向有个看法,若是某件事儿你觉得需要努力、需要坚持才行,那这事儿基本上从一开始就注定做不成了……需要努力、需要坚持,说明你骨子里不愿意做啊!
>
> 你觉得需要坚持、需要努力的事往往带着痛苦的成分,而我们的大脑有遗忘痛苦的功能。
>
> 不论是学习一个知识,还是打磨一个技能,本质上都是要在你的大脑里留下“痕迹”。
>
> 但是你从开始的时候就给它赋予了太多的痛苦和坚信,那你的大脑自然会想方设法帮你抹掉这部分记忆。
>
> 所以想要不放弃,首先就不要给自己“痛苦”的暗示。
也就是说,**你需要用意义去指引你的行动**,而不是只想着“我要坚持,我要努力,我要努力每天做60道题,我要把考驾照坚持下来”。
我发了这条朋友圈之后,一个朋友评论说:
> 就是管理自己的潜意识,念头,金刚智慧里定目标也是这个理儿,心甘情愿发自内心的去做一件事,就更容易成功
是的,读了《能断金刚》这本书,里面提到的“铭印”的概念类似于潜意识,
不论你的正面铭印还是负面铭印都不会落空,最终它们都会落实到你的行动上面。
潜意识对行动的影响非常大。
最近,重读《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里面最先提到的也是潜意识的作用,
作者写到,你要察觉你小的时候,哪些事影响了你对金钱的看法,也就是潜藏在你潜意识里多年的对于金钱的看法你要挖掘出来,要去分析……
**对于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赋予重大意义,就是植入自己做这件事会得到正面结果的潜意识。**
所以,此刻我要公开赋予我考德国驾照这件事以多重重大意义:
### 1、学了急救课,可能在未来用的上
会急救知识,在未来可能可以帮助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想想就觉得意义重大;

### 2、学会开车,可以节省时间
法兰克福的公共交通虽然比较发达,但只限于城区,稍微往郊区一些就不行了,公共交通就绕很多路,费很多时间,
如果我能自己开车,以后想去个郊区,会节省至少50%的时间,如果是通勤的话,那就意义更大了。
### 3、会开车,可以减轻娃爸负担
如果我学会开车,那以后我自己想要去哪里,就不用麻烦娃爸了,
而且,如果我们要是自驾游,路途长的话,我能换他开会车,对于他也是极大的帮助。
### 4、会开车,可以帮助到孩子
在德国18岁以后可以考驾照,两个孩子还小,
这十几年中,说不定哪次娃爸如果恰好不在,我就必须要开车送娃去做什么,这种事发生的几率还是不小的。
### 5、会开车,可能可以帮助到朋友
如果有朋友需要帮忙之类,会开车可能可以帮得上大忙。
### 6、父母或亲戚、朋友来德国,我就可以自己开车带着逛啦
尤其是我父母,我开车带他们出去逛是我的一个小心愿。
### 7、会开车实际是进化成了另一个物种
笑来老师讲到过,人多习得一个技能就像把自己的身体进行了延展,进化成另外一个物种一样,
比如,会使用移动互联网,我们就好像进化成了神经更加发达的物种,
会公开写作,我们就进化成了声音更大并且可能更具穿透力的物种,
会开车,我们就进化成了腿更长或者说腿更快的物种,想想就很酷。

嗯,我想不到更多了,如果你还能想到更多,评论区告诉我吧:)
让我们一起学会为我们要做的事赋予多重重大的意义,让意义指引我们前行。
---
关于我:
姓名:蒋小博
标签:定投人生课堂120班班委 长期写作者 定居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