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笑来老师「好的家庭教育」课程里,他又额外给学员们免费提供了「学习的真相」的课程,在其中的第7课「好好说话」内容中,他提到一个好好说话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被绝大多数人忽略的问题「复述」。
他说,很多人看完一部电影后,跟别人分享的时候总会说:哎呀,这个电影实在是太好看了!而另一个人问,电影如何好看?讲的是什么时。这个人就会愣一愣地回答:反正挺好看的,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或者是需要概况时,他们又异常啰嗦,需要深入时,他们竟然又一带而过。无论多么有意思的事情,让他们一说都变成了白开水一碗,索然无味。笑来老师说,这种人遍地都是,他们就是最常见的复述能力等于零的人。
听到这里后,我在想,我就是被笑来老师说中的「遍地都是」中的一员,而且,的确我的复述能力非常非常的差。在课程的后面,他还建议家长要经常对孩子提问,锻炼他们的复述能力,从而学会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
我在想,别说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了,就是最基础的原意描述我都做不到。在结识笑来老师半年多的时间里,让我发生最大的变化就是,在践行的认知上。没有什么比践行是更锻炼一个的成长了。
当晚,我就想,那不如把刚刚看完的电影《爆裂鼓手》当做练习的对象。一直以来,我有个问题,当自己很想做的事情,要立刻马上实施,否则时间一过就会意愿减弱,或是情节遗忘,再慢慢的想法可能就付诸东流了。所以,本已到了睡眠时间,还是先将电影的梗概进行了一遍白开水般的流水账式记录。为了第二天记忆还在,也为了更好的将文字进行描述。
第二天,我将前一晚写完的白开水般的流水账式的《爆裂鼓手》的初稿拿给大叔看,他说,把电影讲清楚了。我觉得非常没有自信的复述,得到他这样的回复时,我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反复问了两次后,确定自己一气呵成的初稿,竟然将电影描述清楚了,看来不知不觉中,自己还是有了一点点的进步。就在这时,从写作的角度出发,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就是记录这个首次复述的成长过程。
我想初稿是白开水,是为了当时留存记忆而已。既然这个功效达到了,我是否可以再仔细观察,将初稿进行一些观察后的深入描写呢?就这样,我又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第二次观影。在这一次的仔细观察后,我的确发现了用心观察的好处,以及尝试着走进导演背后的文字中去。
在初稿里,我几乎没有什么形容词和副词,就是单纯的复述。而精进版,我会通过对画面、环境、人物等进行形容词或是副词的描述。就如,开播的五分钟时间里,我反复回放了很多次,想象着一个幽暗的教室走廊的尽头,一个学生如何在专注的练习,当学生期待已久的老师终于看到自己时,他神情中的紧张、喜悦以及没能得到肯定答案后的失落等等,我会用心的去感受。去观察学生紧张时的轻咬下嘴唇等细微的环节,以及正常观影是被忽略的内容。
我自认自己有严重的阅读障碍,这个问题也是在遇到笑来老师后才慢慢发现的。我阅读速度非常慢,导致中文字幕的电影,我几乎都读不完字幕,一句话就过去了。所以,很多时候,除中文以外的电影,我几乎都是看个大概。这也是让我不咋爱看原版电影的原因,真的觉得好累。
《爆裂鼓手》这部经典的电影,我已经不是第一次看了。由于大叔曾经的经历,所以,在几年前我们就一起看过。可是,当这一次进行精进版复述时,当我将影片进行缓慢播放时,我才真正关注到开篇内容。
男主人公内曼和父亲在观影时抱着爆米花时的简短的几句交流,是如此的意味深长。他们每次观影都在购买爆米花的同时再买一袋葡萄干,将葡萄干撒在爆米花里。可这么多年以来,父亲一直以为自己的儿子喜欢吃葡萄干,直到大一这一次,他才知道,原来儿子一直都不爱吃葡萄干。父亲疑惑,为什么儿子不说。而儿子内曼觉得,这没所谓呀,只要父亲爱吃,自己可以绕开葡萄干吃就好了。父亲觉得他的人生除了音乐还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不用为此钻牛角尖,而他就像一直以来绕开吃葡萄干一样,就喜欢钻音乐这个尖。也为之后,不管他遇到什么困难,成为伟大之一执着于练习的原因。
我在想,当复述一件事情时,如果自己都没有真正的明白,怎么会做到有效传递呢?关于「复述」这个概念,是在笑来老师「好的家庭教育」课程里讲到的,言外之意,是家长教育子女的。如果作为家长自己都不明白的问题,又怎么好可以正确的对子女起到教育呢?
很开心,在首次「复述」这个践行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自己的一点点成长,也更加通过实践越发理解其重要意义。将所有想的事情,慢慢的通过行动来逐一实现,再根据自己的行动去辨别成果的优劣。
我想,我把笑来老师当做我的人生导师,就是这半年多来实践后的最大的有效成果。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