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读完了《原则》1,最近在读《原则》2,没开始读之前,我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多大的兴趣,当读完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就被深深得吸引进去了。
**这确实是一本好书!**
我被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纵观古今的视角以及对于真知孜孜不倦的追求所折服。
原则1主要讲了作者的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开篇讲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
从前言就能看出作者对于自己的高要求,他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属于他自己的思维逻辑框架,都有他独特的印记在里面,这只能是知行合一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我们能够看到,现在很多的自媒体人,前后说的话、写的文章相互矛盾、不成体系,就是这些人把一些没有经过证实的或者说没有被自己完全认可的话,很不负责得说了出来。
**读《原则》1,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每一页、每一段甚至每一句话,都有可能被人奉为金玉良言,我在读的过程中,也时常有眼前一亮的感受,这有点像,挖一座埋藏着很多宝石的金山,挖一下,就掉一颗金子出来。**
全书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个词是“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求真和透明本身就不是大多数人所奉行的处世原则,它们都是很难,更不用说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
我非常赞成作者的这个观点,有的时候,我们做不好事情,不是没有求真和透明,而是做的程度不够。
就像现在很多的人,都学了很多的道理,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也许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学的时间还不够久,理解得还不够深,行动还没有做到“极度求真”,以至于道理和知识学了,没有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也就谈不上改变自己的人生了。
《原则》1和《原则》2都是好书,而好书是需要反复读的,一本书读十遍比10本书读一遍的效果要好很多倍。
《原则》2,讲的是作者对过去人类世界的发展的一些总结,作者认为,人类的历史虽然有很多变化,但也有很多重复性的事件在不断发生,这些重复性的事件,通常会带来大致相同的结果,由此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周期,通过研究这些周期可以总结出一些普适性的原则,以供当今的人们对未来有一个大致准确的判断。
里面一个重要的普适性原则:
> 在大多数国家,对大多数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们如何努力创造、获取、分配财富和权利。
作者重点讲了长期债务和资本市场周期、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
**虽然我还只读了一半,但是对于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完善,个人觉得,非常有意义,让我能够从全人类的视角,窥探到整个人类史的一些奥秘。**
关于原文的内容就不继续分享了,反正都会反复读,以后还会继续分享自己的收获。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看看,这样的好书,卖得再贵,也要买回家,买回来之后还得认真看,因为只有认真看,你才能明白它的价值,它才能成为你的资产。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可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