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上了重点中学 ,到县城就读。一晃半个多学期过去 ,一个周六爸爸突然下到县城找我 ,让我回家一趟 。爸爸问我为什么这么久都不回家 ,难道不知道爸爸妈妈会想你吗 ?我是那种从小就显得很疏离的人 ,我也说不清想了没想。当时正是青春期 ,本来从小话就不多 ,那时候就更加惜字如金了。
待到快到家门口时,我突然惊觉家门口走道旁的草长得特别的高,当时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杜甫曾在他的诗中描写,城春草木深 ,我当时就有一种那样的错觉 。这是一种不祥的预感。事实上 ,在那一年,钨矿经历了重大的变故。钨矿经过几十年不断的开采 ,矿源几乎衰竭,国家再也养不起几万名的工人。很快,矿山下马,买断工龄,遣散所有工人。爸爸和跟他一样的几万名工友将面临重新择业的艰难选择。
钨矿在鼎盛时期,曾容纳了几万名矿工同时就业,这块弹丸之地 ,曾带活了四面八方的乡村经济。钨矿设有食堂 ,澡堂 ,工人俱乐部 ,篮球场 ,电影院 ,幼儿园 ,子弟小学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 ,来自全国各地寻梦的人,一起上演了一出繁华的盛世钨矿情,甚至曾有中央的文工团来访问演出。一切都像梦一般 。正如 《桃花扇》里描写的,眼看他起高楼 ,眼看他宴宾客 ,眼看他楼塌了,呼啦啦似大厦将倾。人生啊,绝不仅仅只是鲜衣怒马 ,烈焰繁花 。
一朝失去了他热爱的事业,此时的父亲啊,应该没有预料到情形会变的多么严重。毕竟在那块挥洒了青春和汗水的土地上,爸爸应该以为希望总是有的。毕竟,在技术上爸爸应该是一把好手。此时的父亲 ,迫切的想要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一个机遇出现在父亲的面前 。
父亲的一个工友,约父亲一起去开采钨矿。当时矿山已经下马,此时采矿权已属私有有,只要有设备 ,有相应的技术 ,仍然是一次好的机会,可以搏一搏。
那个所谓的工友 ,应该没费多少唇舌 ,就让爸爸相信了他 ,不仅拿出自己买断工龄的所有钱入了股,甚至作了他贷款的担保人。父亲没有想到 ,人与人是如何的不同,有的人甚至是不配称其为人的。以我爸爸老实本分的性格,怎么能料到他已牢牢的被这个骗子算计了。父亲还在兢兢业业的埋头苦干,那边 钱财都已到手的骗子 ,突然在一天深夜消失的无影无踪。连采矿的机器也随之一起消失不见。惊觉上当的父亲,此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贷款是以父亲作为担保签的名,父亲就这样莫名成了一笔高额贷款的欠债人。这就是父亲悲剧命运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