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电子书《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第一感觉是,项飙教授作为大知识分子,能够享有盛名,的确他的文字和思想接地气,能够给像我一样的普通人很多启发,能够说出大家都能感受到,但可能就是说不清楚的问题所在。第二个印象是,对书中很多观点读后蛮有感触,但毕竟第一次读他的文字,内涵拿不准,于是又通过网络查阅了有关他的访谈文章。果然,不负我的阅读,只觉我对人生、特别是对这个当下的时代又多了一层认识,对书中的很多关键句、关键词,更是觉得醍醐灌顶。
何谓“把自己作为方法”?项飙教授是人类学家,是与我同龄的大知识分子。我觉得这句话,他主要是说给知识分子听的。我虽然不是知识分子,但我觉得,作为公职人员中的一员,我也应该反思,也应该理解这句话的内涵:**把自己作为方法和示范,通过观察矛盾和问题的方式,来挖掘潜在的希望和能量,**换句话说就是,用知识来介入这个社会,把当下时代里人们最普遍的生存状况和感受,用清晰的语言说出来,帮助人们思考,知道自己的权利所在,知道如何向政府积极主动表达要求,同时更希望提醒政府反思,促成创造出更完善的制度,保障群众的权利,保持这个社会的活力和稳定。
什么是“悬浮”?在一篇项飙的访谈文章里,查到了这样的表述:**“悬浮”是这样一种状态,人人都忙着工作,忙着追向一个未来。与此同时,当下被悬空了,除了作为指向未来的工具,没有其他意义。**
**多么精准的生存状态之隐喻。难怪大家都觉得越来越忙,越来越感觉到迷茫,也越来越焦虑,原来大家是在这个环境里“悬置”着,只知道必须要不停地努力、拼命地奋斗,去读书,去培训、去考研、去读博、去找好工作、去考公务员、去买房、去相亲,否则就会被时代的列车甩下去。但是眼看房价越来越贵,读书越来越难以改变生存状态、好工作越来越稀有,竞争又越来越激烈,物质日益丰富、科技日益发达之下的诱惑又越来越强大,人们心里当然会更加失落、更加害怕,不知道未来会落在哪里,又会是什么模样。
为什么会有“悬浮”出现?我从书中体会到的原因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分化现象。**第一,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总量的扩张,所有人的物质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人都在向上流动。第二,全民参与到以市场为基准的社会竞争当中。所有的人都被推向了市场,都觉得自己有权利在这个分化过程中受益,都害怕慢了一步,被甩在后面,造成了强烈的末班车心理。而且,大家都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是平等的,如果跑慢了落后了,是自己的责任。所以,大家都乐意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这个竞争游戏里面,希望能够一直玩下去。第三是横向流动和纵向分化紧密联系。有能力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小城市走向大城市,从本国走向外国,拼命地往外部阶层流动,以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第四是这种分化只是体现在经济上,但是语言、文化和思想上并不明显,因为互联网技术如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网络购物、汽车普及等,大家的生活都日益方便,娱乐、综艺、游戏让大家根本感受不到太多的差异,可谓娱乐面前人人平等。
“悬浮”有什么后果?很显然,人人焦虑就是最明显的个体效果,这会使得情绪崩溃、行为极端的个体概率将会大为攀升;其次,人们因为忙着拼搏奋斗,只能无奈地忽略身边人的交流和沟通,留守妻子,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这么多年来处处皆是,加剧了亲情的疏离,留下了太多的痛苦与遗憾;同时人们因为忙着竞争,忙着流动,对于周围群体中的人,更加充满了对手的敌意,加剧了人性的冷漠,给人感觉道德总有一种滑坡之感;另外也因为焦虑、迷茫,人们更加愿意沉浸到各类五花八门的社交媒体、娱乐综艺、网络游戏之中,寻求心理安慰和压力释放。而不同的社交媒体又不断地分层,切割,使得人们在网上形成不同的圈层,各有各的拥趸,各有各的话语,越来越难以有共同的声音,甚至稍有不如意,在网上便大骂出口。于是,“悬浮”之中的人们,在网下,越来越疏离冷漠,越来越不愿意交流沟通,在网上,却越来越激动,越来越不讲道理,越来越听不进异议的声音,人们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原子”般,没有方向。
用项飙教授的话说,“悬浮”最大的后果是会造成人们意识中,只有个体、家庭和国家的概念,但社会的意识严重缺失,人们对国家会给予越来越大的道德期望,同时人们会变得越来越难以组织动员。这看似是一种对国家越来越认同的好事,但是缺乏了社会意识的社会,其实也很脆弱,会有很大危险。问题在于,一旦国家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道德期望时,怎么办?我觉得这是每个知识分子和体制精英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怎么走出“悬浮”?对于个体来讲,我个人理解,觉得用项教授提到的一句话“认命不认输”来应对非常好。所谓“认命”,就是从历史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对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或者自身的各种状况,即“你是谁”要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要有勇气承认,否则,会造成大量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所谓“不认输”,就是持续地努力,立足你的当下,把自身作为目标,和现实较劲,不轻易妥协。在利益面前,要有自己的原则,要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勇气去追求。同时要有敢于在不占有的情况下拥有生活,精神昂扬地过好每一天,而不是去拼命地以占有为目标。对于体制来讲,我个人理解,应该就是目前国家正在提出的共同富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权利比自由重要,有什么样的个体,就有什么样的制度。最终,这个社会从哪个方向发展,还是要靠清醒的人民尤其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持之以恒地与现实较劲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