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的第56篇传递感知练习。
时间过得飞快,两个月马上就要过去了,反思这么多天的践行是否给自己带来明显的变化,好像确实没有找到。时间自顾自地流逝,若我当初还是不行动,除了岁月的痕迹挂在脸上,我什么都不会留下,庆幸的是至今我已经写下了56篇传递感知练习。
我在第50篇传递感知练习中写道我到处散发作品的两个目的:1、作品社交,获取反馈;2、鼓励自己,努力做到。
获取反馈,对于初写着来说很难,因为既然是初写者,那很大程度写得不怎么样,很可能别人看到第一句话后就再没欲望读下去,并且即便真有人读了也未必会留下反馈。一是,他们自己就没有太多的写作经历,不知道反馈什么;二,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不值得别人花更多时间。这点大家也都很容易想清楚,于是就产生了心理压力,纠结“要不要把作品发朋友圈或者公众号”。我之所以“敢”到处散发的另一点是,持续行动的目的更是为了鼓励自己给自己勇气,写得好与不好,现在有没人看,对我来说不是那么重要。
在第50篇的传递感知练习的末尾我提到,持续写下去有可能会获得意外惊喜:**不小心鼓励了别人**。
践行到现在我陆续收到了一些回应。作品散发到相关微信群之后,有人主动加我微信,并说道:“看到你的分享,感觉很厉害……”发到朋友圈之后,也有很久不联系的朋友打来电话说:“你能每天写,这么有毅力,以后是个干大事的料啊……”看到这样的回应,我内心还是激动了一会儿,不过我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很清楚,现在的我写得不好,也一点都不厉害,更别说干大事儿了。
关于写作,笑来老师说道,要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写的东西对别人有用吗?”我觉得这就是写作的终极问题,评判的标准也在这里,于是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其实可以不需要别人点评我们的作品,自己就可以判断写得好与不好。
我现在的作品在内容上很难对别人有用,但是我持续发作品这个行为已经对别人产生了用处——**鼓励别人,给别人勇气**。即便写得再烂,也能产生这样一个用处,单从这一点就值得我持续写下去,持续发出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