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过一个说法:*为什么要吃甜食?因为生活已经够苦了,嘴巴里总要有点甜。*
做一些快乐的小事,就好比精神上的甜食。如果要列举让我快乐的十件小事,目前想到的有这些:
1. 看《破产姐妹》或者《我是大哥大》
2. 强度合适的跑步或者游泳
3. 一边听歌一边跟着唱
4. 看猫咪视频
5. 天热时吃到好吃的冰淇淋,天冷时吃火锅
6. 写完一篇文章
7. 微醺时
8. 玩解密游戏
9. 闻到好闻的味道
10. 临着水边看见美丽的天空
这当然并不是全部,只是其中有些对我来说相对简单,可以快速达成。
制造快乐要靠自己,悲伤的时候并不总是有一个人可以哄我们开心。最重要的是,只有自己知道自己难过程度是多少,知道自己因为某件事情难过时,选择哪件小事做反而更难过,选择哪件时才会好受。
在刚刚书写的过程中,我一边写一边回忆,回忆那些事情曾经给我带来的快乐。回忆过程中,我仍会产生那么一小会短暂而又浅浅的快乐。这还是在并没有做的情况下。
如果接下来真要去做,那么期待感会尤为强烈。比如冬天冷的时候,看到电视上几个朋友坐在一起煮着火锅吃,会立马感觉自己又冷又饿。然后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开始幻想自己马上可以吃上一顿涮牛肉锅,于是开始约朋友定时间准备付诸实践。
在这等待过程中,会幻想着外面吹着冷风,而自己坐在屋子里,身上被火锅的热气蒸腾着,嗅着底料的香味让舌头分泌唾液,夹起一块涮好的肉蘸取些香油后送进嘴里,有些烫又有些辣,瞬间鼻尖冒汗,遍体通泰。因为有期待所以格外快乐。
而真正吃上时,会随着越吃越多,快乐的感觉逐渐降低,开始犯困,我想这就是边际效应吧。
------
为什么要给自己列出10件快乐的小事呢?
> 心理学研究表示:*人在消极状态下,注意范围会显著缩小。你只能看到视野之内那些让你感到心烦的事情,头脑被各种情绪、想法所占据。*
在我看来消极状态并不是不好,有时候我处于消极状态时会有更强烈的写作欲望,更想表达自己。而那种状态下写作时,因为注意力范围缩小,所以自己更专注,文章主题更明确。同时我的各种感觉也更敏锐,更细腻,写出来的文字也更真实。
当然消极状态不能持续太久,否则人会感觉不舒服。消极状态就好比心灵感冒了,有时候简单的休息没有用,此时就需要靠自己列出的快乐小事清单。它们就像一粒粒维生素药丸,看似无用,却是缓解感冒症状,副作用最小的药。
**它们是大脑紧绷时的按摩师,它们是身体坠落时的棉垫床,它们是痛苦生活的麦芽糖。你的口袋里需要备上几颗,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