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差一口气,气吞山河的“气”。
这是笑来老师写作课第七讲的最后一句话。
回顾自己的过去,从农村放养,到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从工作10年的医院铁饭碗毅然辞职,到北京竞争激烈的药企打拼。这一次次的破圈,并非是因为自己聪明能干,而是因为内心总有那么一口“气”,不甘心安于现状的“气”。
然而,我的“气”时常会漏,会丢失信心和勇气,甚至会唉声叹气。这时候,我就需要补“气”,才能继续向前。
能给我补气的,有时候是书,有时候是人。
为我补“气”的书,是我的睡前读物《think and grow rich》。
为我补“气”的人,一位是我老婆,一位就是笑来老师。
老婆从小在富裕幸福的家庭长大,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给予了她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她非常自信。
而我,在贫穷的农村长大,父母是既没有知识又没有自信的农民。在这样的环境长大,导致我内心很不稳定,多数的时候很缺乏自信,偶尔取得一些成绩时,又很容易自我膨胀。
当我自信不足时,老婆就鼓励我:你从农村落后的教育条件下奋斗到博士,已经是很优秀了。
当自我膨胀,盲目自信时,她就打击我。有一段时间,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写了一个小小的连载《从乡村放羊到医学博士》,描述了我的求学经历,收到了很多读者的留言和肯定。于是,我开始膨胀,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老婆就批评我:你这次写的我就是不看,不要得意忘形了!
就这样,在老婆的一推一拉下,我的心理建设在不断强化。
另外一位给我补“气”最多的人,就是我从未谋面的笑来老师。
第一次与笑来老师相遇是在得到的《通向财富自由之路》课程。当时我非常认真的学习课程,每周都写长长的学习体会,除了发在留言处,还发给两位一起学习朋友,互相讨论切磋。
从那时开始,笑来老师开始给我补气。
第一缕气是“通过写作升级个人商业模式”。也是从那时开始,我知道了“个人商业模式”这个概念。我们普通人的商业模式是出卖自己的技能和时间换取收入,而这个商业模式明显存在天花板,毕竟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技能的提升也受到很多现实条件的限制。”我们普通人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写作升级一次自己的商业模式,写作、出版、销售著作,一段时间的劳动成果(作品)能销售很多次,获得“睡后收入”。完成一次商业模式的升级,才走到了财富自由之路上”。这句话点亮了我。
我开始努力持续写作。在2017-2019年,3年期间,我几乎每周写一篇有关干细胞的科普文章,发表到所在公司微信公众号上。我将自己写的一部分科普文章,整理为书,几乎可以出版了,然而没有得到公司的支持,最终不得不放弃。
2019年底,我换了工作。目前的工作不需要太多写作,也没有公开发表写作的机会。由于工作太忙,我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也没有再更新。然而,我没有放弃写作,平时我在印象笔记记录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没能做到有规划的系统输出。
所幸运的是,笑来老师开了写作课,而且组建了写作社群,不仅能够学习写作技能,还能够与写作战友抱团取暖,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笑来老师的写作课和社群为我持续注入“气”(气吞山河的“气”)。在这股气的推动下,我有信心和决心成长为写作高手,并在不久的将来(5年内),出版自己的著作,获得“睡后收入”,实现个人商业模式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