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崩徒步是仓促之间的决定,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趁兴而至。
近期凑巧看完了关于中日登山队山难的《登山物语》,加上正好YANG康了,手头还有几天假可以休。
一周假期能去哪呢?境外不现实,东北太远,海南太热门,想必只有云南了。唯有云南才能让人任性地想走就走,到了再想怎么办。
即使是云南,好像也一直在滇西打转,高黎贡山已封山,那就梅里雪山吧,总之,必须得看山。
还可以看看冬季的云南天空是否还那么的蓝,感受一下能吹倒半桶水的所谓“风季”,当然,最重要的是逃避广州炎热的冬天。
懒得做攻略,报了个徒步团,包住宿和丽江-香格里拉往返交通。丽江集合,先到飞来寺住一晚,再从西当村徒步进雨崩,雨崩村里住三晚,从尼农大峡谷走出村子到香格里拉。
虽然之前略有耳闻“不去天堂,就去雨崩”,我对雨崩并没有期望。
雨崩村地名由来应该是藏语发音演化而成,有两种说法,一是“堆放着经书的地方”(比如前往神瀑路上会见到莲花生大师脚印等圣景和圣迹),或是“绿松石堆积的地方”(雪山+原始森林)。
雨崩村有20多座神山,是卡瓦格博地区神山最多的一个村子,处处可见经幡。在观看卡瓦格博日出时,有虔诚的藏民在叩拜。
这里的雪山与湖泊,在游客看来不过是美景,但对村民而言意味着至高无上的神圣。
但从中日登山队进入的那一刻起,这个世外桃源便开始分崩离析。近几年的哄拥而至的徒步者更是加剧了这一点,人们修建了宽大的公路,将传统民屋改建成崭新的客栈,并开始收取昂贵的租金,物价也节节上涨。
我觉得无可厚非,但还是略微有那么一点可惜西当村的修路。
如果没有通车,那么徒步者只能背着沉重的双肩包,直线爬升1000米走完10公里山路,翻过3736米垭口,花上一整天时间才能进来雨崩。
那样的话,或许我们看到的天空会更蓝一些。没有尘土飞扬,没有喧嚣嘈杂,沉默走了很久的徒步者,抬头时可以看到天空那片透亮的蓝。

这是:关于梅里雪山的[《登山物语》](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jY1MDgzMQ==&mid=2247486160&idx=1&sn=15257e76e64fc0f7e300f2cae8f4e97b&chksm=ea2231f0dd55b8e6155445d6ad045a1a2da6612a88cbb5f369f42ef98107b370250df3aa8285&scene=21#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