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害怕添加熟人的微信**
昨晚无意间看到小麦战友在知识星球发的一篇关于“觉察”的主题文章,让我很有感触。
小麦带孩子去参加舞蹈演出,因为自己所站的位置比较偏,没给孩子拍到好看的照片,这时,孩子朋友的家长说她拍了一段视频可以加微信发给她。
按正常情况来说,这时应该加微信接收视频,但小麦的第一反应是委婉地拒绝了。
深究其原因,小麦发现是自己害怕孩子朋友的家长看到自己的朋友圈,归根结底,其实是怕她了解自己、评判自己。
看了小麦的文章,我发现我也有这样的倾向。
只是我从未像小麦战友这样认真梳理过自己的想法。

**2.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能正好刷到我发的朋友圈**
从2021年年初到现在,除了定投人生课堂,我还先后加入了007不写就出局和日记星球,我的朋友圈基本都是我的践行心得。
现在想想,和小麦的情况一样,我一直下意识地害怕添加熟人的微信,归根结底,也是因为担心被他人评判。
担心别人说我不务正业,不认真准备材料评职称,净整这些没用的(确实有闺蜜这样说过我)。
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我想,应该还是自己不够自信吧。
不知为什么,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感觉自己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思考:
一方面,我分享的东西都是我自己真心觉得有价值,而且是我持续在践行的东西,并不是随便转发他人的内容。
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很忙,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能正好刷到我发的朋友圈。**
认识到这些,我发现我之前的想法其实是不可取的。

**3.保持记录的习惯很重要**
笑来老师说:
> 元认知能力是避免以偏概全的最好方法。
>
> 当你发现反馈结果和自己预想的不同时,你是否有勇气否定自己最初的结论。
对于我来说,我一直有点抗拒加熟人的微信,看起来是下意识的动作,实际上,正如小麦战友所说:
这其实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潜意识原因,只有不断觉察,我们才能不断打破内心的障碍,让真实的自己慢慢展现出来。
也就是说,我其实是被自己的想法所局限了。
**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就是疗愈的开始。**
知道自己想错了、做错了,其实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做错了能够马上意识到并想办法进行调整。
我们要把“我”和“我的想法”分开,“我的想法”并不代表“我”,否定我的想法并不是否定我自己。
每个人的成长恰恰来自于自己的观点和行为的改进和提升。
最后,我想说的是,保持记录的习惯真的很重要。
我想,若干年后再回头看今天的记录,肯定还会有不同的想法。
但只要有记录,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就能够想起现在的感受,就能够分辨出以后和现在的想法的不同到底在哪里。
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打磨元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