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大数据,AI等概念由最初的纸上谈兵,到陆陆续续的投入使用,至今已经演变为大力扶持且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把每个人的社交网络和世界万物相联--我们已经离不开网络了,今后还会越来越紧密
一问:这样,好吗?
好的吧,毕竟人们买东西越来越方便了,支付时手机点几下密码,免密,刷脸,任君挑选。
你有没有发现,逛商场时拎着大包小包购物袋的人变少了,每家每户的快递包裹却变多了。
可与此同时,老年人郁闷了,不会使用怎么办?教了记不住怎么办?商家不接受现金怎么办?
--好在国家11-24日国家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的规定,但我突然感到一丝心慌:以后我老了,科技发展迅速,时代迁移加快,跟不上了,新的物种接受不了,不会用,怎么办?临到老却面临淘汰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二问:这样,好吗?
好的吧,譬如使用家里的智能电器,通过智能分析,可以更科学的安排自己的饮食,运动等,用设定好的科学方式被动的套用,省心省力,丝毫不用自己操心。
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人能飞快的使用手机,电脑等进行记录,有的直接语音替代,但越来越少的人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体,书法貌似变成了离现实生活很遥远的一片净土。
更可笑的是,如下场景时有发生:我会想不出某些字怎么写,亦或是有些成语怎么用,甚至连完整的一句成语都能说颠倒了。结账时,很简单的计算都会想半天,还是用手机的计算器省力,之后干脆连这步都省了,反正电脑自动结账,我操心啥,手机一扫就完事。
生活的的确确是方便了,但好似我的某些自主功能被剥削了。若是有一天,我的全部生活不得不完全依赖周围的万物相联,我的自主还在吗?亦或是被操控的自主?那究竟是它成全了我,还是我成全了它?
再问:这样,好吗?
好的吧,君不见,每个人的交友速度和范围都呈指数级上升吗?
你有没有发现,人与人在网络上相识的几率提高了,生活中沟通的真实性降低了。
网络的的确确使得熟悉的陌生的人不限年龄,不分国界的相聚在一起,交流更为简便。但有些人选择沉浸在虚拟的世界,忽略了身边的真实。网络上到处都有键盘侠的身影,热热闹闹,从未熄火,一片兴兴向荣。在他们兴奋的敲打着键盘,评论某事某物时,那文字的背后意义是发自真心的罢,还是纯属发泄内心的不满,畸形的嫉妒?
那么究竟我们是变的更为诚恳了,还是更为虚假了呢?
还想问:这样,好吗?
好的吧,现在的小偷小摸愈见减少,摄像头一调,网络线路一查,犯罪分子的身影无所遁形。
但你有没有发现,骚扰电话越来越多了,网络诈骗形式愈加新颖,有的居然以假乱真,因为对方能明确的了解自己的关键信息。
我们以为的秘密真的还是秘密吗?小到购买物品的喜好,频率,生活习惯,大到银行信息,私人通讯,电脑数据。我们真的还有隐私吗?
终究,无论好与不好,我们都必须接受即将甚至正在迎接一个不一样的时代,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一个跨级别的时代!
我该做什么?担忧吗?恐惧吗?迷茫吗?兴奋吗?没有确切的答案,唯一能肯定的就是“改变”:时代变了,大环境变了,我们每个人做为其中的一员,犹如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主动或被动的都会受到影响,无非是时间早晚,无非是程度深浅,无非是感知敏钝。
那不如就现在开始变吧:变得让自己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强一点;变得让自己更好的徘徊于掌控和被掌控之间;变得让自己更好的识别真实与虚伪…
你呢?又会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