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咚”一声,接着果果“啊——”的一声,我的注意力都在手机上,但根据她的叫声以及她和地面接触发出的熟悉的响动,我用脚趾头也能判断出,她摔倒了,并不重。漫不经心地回头一看,果然,她就坐在我身后。她坐在地上一动不动,但表情很到位,斜眼看着我,嘴巴也配合着眼睛——
“我讨厌你,妈妈。”她生气了。
“没事吧,宝贝,起来吧!”我试图补救。
“我以后都不理你啦。”我的话让她瞬间把生气和厌烦的情绪升了一级。
“我从响声判断你还可以吧,没有很重吧,啊。”我又半调侃地追加了一句,这其实是我的真实想法。
“妈妈,我讨厌你,讨厌你每次都用这种态度对我,我不理你。”果果继续大叫。
我惊愕,纳闷她这是怎么了,我又没说错,心里有点生气,这孩子怎么这么矫情。之后,我们各自洗漱,沉默……
让她关灯,她也没好气,反驳我:为什么你自己不关。本想不理她,小孩子胡搅蛮缠,谁知道呢。意识到这样不行,果果很快就会到青春期,这样随意处理很可能拉大我们的距离,我并不想关闭我和她沟通的渠道。此时,希望她主动和我沟通显然不切实际。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俩都很高兴,她说妈妈我学学你每次洗完澡后的样子——裤腿挽起来,右脚在地上穿着拖鞋,左腿蜷坐在床上,双手轻握左脚,眼睛一直盯着自己左脚的大拇指看,嘴里还在碎碎念。我当时的感觉相当震惊,我的天,我是这副丑态,这就是我在果果眼里的形象。后来我细细回想,这个的确是我,只有我自己看不到,这些细节都被果果收进眼里,双手捂脸,真是颜面扫地啊。这件事给了我一个启示,是不是我的语言对于果果的感受,并不是我以为的我传递给她的感受呢。
关灯之后,果果还在赌气。我诚恳地对她说,果果,我的表达可能不太好,是我这样说让你不舒服吗?我希望你能告诉我你的想法和感受,你觉得才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靠我自己我可能意识不到。我说完之后,果果继续沉默了一会儿,很显然,她在听我说话。她说:妈妈,我就是不喜欢你的态度,我说不出来为什么不舒服,但就是感觉不好,我摔倒了,你是那样的反应。她一边说一边态度缓和下来,顺势把一条腿搭在我身上,并问我大床她占了一半还多,我是不是很挤。我当时被她的举动暖了一下,这表明她愿意和我亲近,并且是憋了好久只等着和我亲近。之后,我们又开启了闲聊模式,杂七杂八。直到她睡去,我觉得我已经明白了她为什么不舒服,我是她最信任最依赖的人,她摔倒第一反应是找妈妈,所以在她心里,宝宝摔倒妈妈理应即刻做出反应,而我(凭经验判断她无碍)反应慢了半拍,在他看来有些漫不经心,这与她心里的妈妈不符。
女孩,说到底,只是想要撒个娇,让人赶紧跑过去抱她一下。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