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点疑惑,正好看到某本书上的一个方法,睡前诚心向自己的潜意识提问求解,于是有了如下的梦境: **两个梦境** ![](https://i-xue-cn.pek3b.qingstor.com/465e326.jpeg) - **梦境之忏悔** 我和一位久未谋面且有较深隔阂的朋友面对面坐着,我断断续续地说着些什么,说着说着从小声哭泣到放声大哭,边哭边握着对方的手不停地道歉,为自己曾经的误解,为自己的恶劣思想,非常悔恨当初有意或无意的言行,而对方也泪流满面,同时回握我的双手,点头示意表示接受,最终我们和解,互相拥抱,彼此在痛哭中重获接纳和感动。 - **梦境之追逐** 我兴高采烈地准备去新公司上班,到达换车点,想查一下线路,还没来得及查到结果就来了部公交车,于是我打算先上车再说,岂料突然涌出一堆人,很快公交车上就挤满了人,而我没能成功挤入。就在我拼命想上车的同时另一部公交车开来,人不多,空位有余,等我想调转时却已开走。此时下着小雨,我心情不禁有些郁闷,离上班时间只剩半小时,我琢磨剩余时间和路程,最终下定决定乘坐出租车。 **梦境启示** ![](https://i-xue-cn.pek3b.qingstor.com/d0dd326.jpeg) 忏悔之梦告诫我做事前提是德行--**感性的力量** 追逐之梦提醒我行动前要有规划--**理性的衡量** “感性的力量”延伸于“理性的衡量”,“理性的衡量”寄托于“感性的力量”。 **目标层面:** **反复思考行为和目标的一致性** 鲍鹏山老师做客樊登读书,介绍其新书《好的教育》,提到了: 知识边界的宽度: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需要学会取舍; 知识边界的高度:是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需要学会理解人生,慈悲对待世界; 素质四要素:情怀,责任感,判断力,独立思考; 目标的确定:意愿+能力; 目标的意义:确定目标是为了出发,而不是到达; 精神高度,情怀,责任感,意愿--这些是感性的力量 学习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等能力--这些是理性的衡量 有了前者的确定,就有了后者的延伸,后者持续进行的源动力又与前者紧密相连。 ![](https://i-xue-cn.pek3b.qingstor.com/d96f326.jpeg) 确定自己的目标需要感性的指引,并非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就跟着做,别人说什么好自己就跟着说好,别人做什么容易成功自己也就这样认为且不加思考的投入。盲目的情绪从众不等于自身的意识觉醒,符合自己天性的目标才更为持续且坚定。 然而确定目标也需要理性的规划,从最终目标(若暂时不确定,就近选个最让自己触动的目标)倒推,需要分几个阶段层层递进,精确到季,月,周,让自己的学习进度成为可衡量的持续刻度表,才不容易放弃,对目标渐渐有更清晰的感知和认识。 **行动层面:** **阶段性留白+持续性找虐** 你们喝汤会加调味料吗? 去餐馆,总有人会点三鲜汤,初入口的确很鲜美,过会儿就剩咸味。 我很喜欢喝排骨汤,但不喜欢胡萝卜的药味,但当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胡萝卜的药味被排骨的肉香冲淡。汤出锅,不添加任何调味料,100%原汁原味,一楼清香略隐略现,细细品尝,淡淡的鲜美中还带丝胡萝卜的甜味。 不加调味料,给汤底留白,却调和出了甜味,去除了药味--无中生有,有中生无。 _反观自己,生活中是否有给自己留白?_ ![](https://i-xue-cn.pek3b.qingstor.com/4a58326.jpeg) 王德峰教授曾表示:学习哲学反过来可以让我们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生命情感! 是的,我们想过有意义的人生,并向着目标冲冲冲,但容易忘却“自我觉知的生活”! - **增强感性的循环力量** 阶段性留白,适时停下脚步,做些不同的事,体会平日不曾关注的,大自然中处处都有生命情感。给紧绷的大脑缓冲的时间和空间,不经意间创意和指引喷涌而出。 - **掌控理性的恰当尺度** 待补充能量,再继续找虐吧,体会并掌握适合自己的那个度。理性的让自己游离在舒适区边缘,有驱动力,却不会急于求成、焦躁不安,愿意接受肉眼不可见、一点一点扩展的能力圈。 _好比阴和阳,互相对立却又互相促进,呈现不断调和的螺旋式动态平衡发展趋势。_ _隐藏巨大能量的“感性力量”,规范具体路径的“理性衡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_ **感谢梦境的启示,时时察觉内心,审核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