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作业的意义
学习是社交活动,没有社交的学习没有反馈,一群人一起完成作业,战友们互相互相鼓励和监督。
如果觉得有点难度,如字数太多,或者频率太高,可以把字数降低:如100-200字,每周5次,都可以的,完成比完美重要,你能开始就可以打败99%人。
我们希望大家能每天输出,除了定投box,也定投自己的写作能力。永远不要觉得太迟,赶不及了,种树最好的时期当然是2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有同学担心自己写得不好,不好意思发出来,这恰恰是我们要发到群里让大家看到,给我们反馈,才会慢慢写好。
笑来说:没有人一开始就做得很好,刚刚开始肯定步履蹒跚,跌跌撞撞。我们发到群里可以让大家看到你,看到你的作品,倒逼自己认真写,倒逼自己每天去写。
经过集思广益,我们初定的方案如下:
我们每天给出一张相片、一个视频或者其他形式的对象,让大家来描述。
就如我们的共读《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一样:每次都有一个统一的主题,一起同步输出,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同一主题下会看到不同的思考和感知,达到思想碰撞和反馈的效果。
我们班委负责收集大家的写作作业,然后负责点评和整理,坚持一段时间后,会提升高度,如在描述的同时,要用类比和拟人的手法;
又如:给出一篇爆款文章,一起拆解文章的结构和分析文章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什么感知,他传达的高效吗?如果我们来写,能不能更有效地传达?
02
—
作业要求
三个作业我们主要收集最后一个:300-500字的感知描述。
如果大家有需要发其他两个作业,也可以发上来。如词性分辨不清或者多层形容词、多层副词还没有学透彻,我们邀请了有11年高中语文教学的小熊老师进行讲解。
> **一、写作课作业1**
>
> **1\. 每天看文章:圈出** **名词** **和画出** **形容词** **,感知作者的** **感知** **,学习钻进作者的脑子。**
>
> **2.读任何文章都要问三个问题:**
>
> \> - 作者想要向我传递什么样的感知?
>
> \> - 作者做得成功吗?
>
> \> - 如果我是他,怎么做更加有效?
>
> **4.每天用300-500字描述一个特点的感知: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遇到的人和事;喜怒哀乐等情绪,认真思考自己传递的** **感知** **有效吗?**
>
>
>
> **二、 写作课作业2**
>
>
>
> 1.你遇到过的最好教程?
>
> 2.你需要的教程别人写得好不好?
>
> 3.如果你自己写,你能写成什么样?
>
> 4.开始动手写100篇教程……
>
> 5.不停搜集反馈……反复揣摩……
>
>
>
> **三、 写作课作业3**
>
>
>
> 1\. 给孩子讲清楚教科书的结构
>
> 2.分析文章,2W1H
>
> 3\. 分析书籍,2W1H
>
>
>
> **四、写作课作业4**
>
>
>
> 1.《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一版,第三版对照着看,不断的寻找并列,递进,转折的逻辑关系,看看元素是如何排列的,他是怎么做到的?
>
>
>
> 2.《定投改变命运》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对照着看,不断的寻找并列,递进,转折的逻辑关系,看看元素是如何排列的,想想看为了这样排列需要花怎样的功夫才能找到这些东西。
>
>
>
> 3\. 看到李笑来的进步过程,不是从一开始就像现在这样,更不是生来就是如此,他也是一点一点进步,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改善,花了很久很久才走到现在这个地方,更重要的是他和所有人一样还好接着往前走。
>
>
>
> 4\. 分析更多的你喜欢的创作者的内容,看看他们是怎么设计自己的内容之内的各种元素排列的,猜想一下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再略微琢磨下你自己如何才能做到像他们一样。
>
>
>
> **五、写作课作业5**
>
>
>
> 1.买一本《围城》,把书里的所有类比都找出来,一个一个的去理解一遍,一个一个的去揣摩一遍,一个一个的去想人家是怎么想到这个的类比,它为什么精彩。
>
>
>
> 2\. 至少读一遍《定投改变命运》,把书里的所有类比都找出来,一个一个的去理解一遍,作者是怎么找到这个类比的,或者是从哪里收集到这个类比的。
>
>
>
> 3\. 《自己的笔记本》,从今天开始遇到任何类比都要收集到一起,放到那里,你这样想就对了,每个精彩的类比都是一笔极大的财富。
>
>
>
> **六、 写作课作业5**
>
>
>
> 1.建立每天写至少1千字的习惯
>
>
>
> 2\. 建立每天阅读至少2万字的习惯
>
>
>
> 3.每天都要琢磨人家的输出来自于怎么样的输入?
>
>
>
> 4.抽时间认真阅读精彩电影的影评,琢磨一下为什么人家看到的东西你却竟然完全没有看到?
>
>
03
—
作业展示

**马源源的作业:**
> **8.29写作作业:谈谈“鼓励是一种稀缺资源”的理解,使用至少一个递进和类比。**
>
>
>
> 梁宁说,扮演角色,来自非常大的压力。那一刻我的眼泪不自觉流了下来,乖女儿角色、好妻子角色、好妈妈角色,我一直在扮演。
>
>
>
> 在父亲无声却挂在脸上的严厉、母亲上来就别人家孩子的论调下长大;与丈夫时而玩笑时而认真的吐槽较着劲对抗。看起来是在进步成长,却常常疲惫不堪。这是压力带给我的人生体验。
>
>
>
> 我们习惯了竞争社会,压力逼迫着不得不跑得更快,而鼓励却好像力度不够也更费心力,被遗忘在一旁。我却认为,鼓励与压力,是能带来相同结果的不同表达方式,甚至鼓励如清流,润物无声,沁人心脾。
>
>
>
> 践行群的战友们带来了新的体验。先是时老师的鼓励、夸奖,让我发现自己一项项优点,再一次次刻在自己的脑中,自豪的同时更加主动的应用。后来第一次忐忑不已发出文章的时候,是战友们给我点赞,小熊老师还私信鼓励,至今难忘,成为我坚持写下来的动力。看,不需要压力,只是鼓励,事情就这样轻松顺利的进行着。鼓励的神奇力量——乐此不疲。
>
>
>
> 在读了笑来老师——看到别人优点的文章后,也在试着用鼓励的方式对待老公孩子,自己时常能看到老公的优点却不愿意说,这是受以前环境影响产生的问题,现在努力开口说,关系更加和谐,再提意见也仿佛更能接受。跟孩子常用鼓励,满脸笑意,她会对这件事更加有兴趣。鼓励在滋润着拼命生长的种子。
>
>
>
> 每个人都需要鼓励,就像你需要的那样。
**陈小熊的作业:**
> **8.29写作作业:谈谈“鼓励是一种稀缺资源”的理解,使用至少一个递进和类比。**
>
>
>
> 好为人师是所有人的毛病,只是有的人轻点,有的人很严重。有一次听到樊登说我们做父母如果把跟小孩子一天的谈话录像下来,发现否定词非常非常多!我们回家就喜欢找小孩子的毛病。然后批评小孩,还打着关心、爱、为了你好等名义。
>
>
>
> 我自己反思,在家里面确实跟小孩子说了很多很多否定词:不要吵,不要打架,不能看电视,不可以跟我去上班,不能吃糖,不要乱丢玩具... ...
>
>
>
> 我每天在反思日志,不断完善自己的元认知,每次说否定词就马上意识到,越说越少,即使如此还是每天说,我想保持一天不跟自己小孩和家人说否定词,也是一项本领!
>
>
>
> 工作上我们听到的否定词更多!有时我听他人对话,我就在心里做一件事情:这个人讲了多少个否定词。发现喜欢说很多很多否定词的人基本不会活得很开心。
>
>
>
> 特别是班主任跟学生开班会,讲日常班务,最喜欢说否定词:不能迟到,不能课堂睡觉,不能拖拖拉拉,不能晚上聊天,不能上课了才上厕所... ....
>
>
>
> 我们可以换一个说法:明天你可以几点到?课堂困了怎么办?如何让自己的时间更加高效... ...
>
>
>
> 语言会反塑大脑,喜欢说否定词的只是描述问题,而
>
> 没有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可以跟学生商量怎么办。那些喜欢鼓励人的人 喜欢思考how的问题,很少谈what和why ,这种人会活得更好,。
>
>
>
> 好为人师,挑人毛病,寻人缺点是非常容易的,难是看到别人好的一面,不断激发和鼓励他人的优点。做多点难的事情,少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这样子人生之路会越走越顺。
>
>
>
> 先从鼓励自己小孩和爱人开始,鼓励的多了,小孩子也学会鼓励,自己也获得成长。
>
>
**戈志君的作业:**
> **8.29写作作业:谈谈“鼓励是一种稀缺资源”的理解,使用至少一个递进和类比。**
>
> 中国传统教育大多是以“打压式”教育为主的,“鼓励”是一种稀缺资源。从小到大,我就是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长大的。“考试考了第三名,为什么不能考第一?”“你看看人家老王的孩子多出息,考上北大了。你看看你!”“就不能夸你,一夸你就骄傲得翘尾巴。”想得到父母的表扬或鼓励基本上不可能。这倒是可以提高我的抗挫折能力,但是挫折惯了也就习得性无助了。
>
> 在上学的时候,发现那些学霸们都是老师们的宠儿。老师们从不会吝啬鼓励这些学霸,他们彼此都很有成就感。最需要鼓励的学生们永远得不到鼓励。
>
> 刚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美国独资企业。第一次感觉到美国人和中国人在教育上的不同。每次我们能按时完成工作后,美国老板从不会吝啬对我们伸出大拇指,说一句”Good job.” 所以,那时候工作干劲儿特别大,加班加点都无怨无悔。但是后来美国老板为了入乡随俗,找了个中国人来管理我们,这一待遇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
> 后来儿子出生之后,我暗自下决心,一定要采取鼓励式教育,不能打压孩子的积极性。然而,对于孩子的教育远没有想象中这么简单。它不但要磨练家长的耐心,还会把我们骨子里遗传到的上一辈教育方式带出来。慢慢地,我忘记了曾经的诺言。打压后的后悔成了家常便饭。
>
> 幸好,我也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我知道当我受到挫折的时候多么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经过几年的挣扎之后,我现在对孩子鼓励多于打压,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慢慢缓和,焦虑情绪也慢慢减少。
>
> “鼓励”之所以稀缺的另一个原因,恐怕就是见不得别人的好吧。“别人好了,我不就被比下去了嘛。”“凭什么要鼓励别人,我还需要鼓励呢。”于是大家都闷头走自己的路,最好能踩着别人爬上去。他们忘记了,一个人也许可以走得远,但一群人才能走得久。
**罗发强的作业:**
> **\> 8.29写作作业:谈谈“鼓励是一种稀缺资源”的理解,使用至少一个递进和类比。**
>
>
>
> 自己的长大的过程中听得最多的一句是“发狠点”。工作后,任务完成得不错的时,会得到老大的夸奖,但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基本只能自己慢慢琢磨。好比“熊市就是比牛市长,并且长很多很多……”,结果好才鼓励,鼓励的次数那是少得可怜。
>
>
>
> 后来自己有了小孩,知道鼓励是对小孩成长很有帮助。于是平时会注意鼓励。但学校作业一来的时候,自己就不能淡定了,特别是一个东西教很多遍也不会的时候,哪里还有什么鼓励,不打算不错了。又,自己教小孩使用筷子时,倒是能比较耐心,发现问题的会指出并说应该怎么做,但边上孩子妈就要发作了,“教你都多少遍了”。想鼓励容易,真鼓励难。
>
>
>
> 《财富自由之路》中说“当你尝试进步的时候,你遇到的更可能是打击,而不是鼓励。”,当时写了笔记“并且越亲的人打击越重”。自己从农村出来,其实家族意识是比较重的。当自己做一些决定的时候,不能得到支持,其实已经有些失望了,然而得到的是打击,自己就更难受的。于是慢慢的也就不说了——默默的完成进化。
**时汝佳的作业:**
> **8.29写作作业:谈谈“鼓励是一种稀缺资源”的理解,使用至少一个递进和类比。**
>
>
>
> 从家人说起,我娘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总说“他做不成”。
>
>
>
> 我立马反驳,人家还没做呢,你怎么知道做不成。就连我姨家表妹考研,娘也习惯性地脱口而出“考不上”。
>
>
>
> 还没开始考呢,怎么就说人家考不上呢,况且我已经考上了,这事儿不难呀,表妹考上了对咱家是好事呀,亲戚家谁好了都是好事呀。
>
>
>
> 好像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的,他们第一反应是打击你,用言语,用表情,甚至用行动来打击你。
>
>
>
> 我刚工作的事情,遇到一位,他自侍聪明,对别人总是言语贬低,我刚开始接受不了,可后来发现一个好办法,让自己强大。
>
>
>
> 你变强了,人们就会闭嘴。这和球场上是一样的,赢球会让所有质疑消解。
>
>
>
> 但我们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就是弱小的,写出来的文章也没有逻辑,没有章法,很像小学生。
>
>
>
> 遇到打击怎么办?多数情况下会怀疑自己,进而放弃。听听那些人的说辞吧:
>
>
>
> “你还想。。。,你知道这得需要付出什么吗”
>
> “你有人家那条件吗,你有人家那魄力吗”
>
> “你懂什么叫命吗,这辈子都别想了”
>
> “咱们做不了那事儿,老实待着吧”
>
> 。。。
>
>
>
> 后来,我遇到了笑来,他总是鼓励你去做事,比如健身吧,我有一天没一天地健身,笑来隔段时间就说,大家都去健身啊,还拿出自己的走步数据,这就是极大的鼓励呀。
>
>
>
> 这事是对的,就去做,笑来让自己成为榜样,然后鼓励大家。那些做不成事的人,才总去盯着别人看呢,他们害怕别人进步,当无法阻挡的时候又开始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又去找下一个打击的对象,而不是去找出别人进步的方法,进而去鼓励别人。
>
>
>
> 我总在想,为什么笑来要鼓励别人,是因为成本低?不花钱?
>
>
>
> 为什么我身边的人总打击我,为什么不鼓励我呢,明明我更需要鼓励和安慰呀,他们想找优越感?
>
>
>
>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笑来写出了鼓舞人心的《微信互联网平民创业》,鼓励更多的人。而同样的一个月里,更多的人依然在贬低着他人,用以抬高自己。
>
>
>
> 我弟弟刚毕业去北京建行网点,也遇到一位,自己没本事但处处打压别人,好在弟弟有能力,一年后就升职调到了支行,人才是压不住的。
>
>
>
> 鼓励是稀缺的,家族里的人才也是稀缺的,遇到人才不应该珍惜吗,打击算是什么行为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
>
>
> 人才就像桂树兰芝,皆望生于门庭。
>
>
>
> 弟弟和我说,他遇到人才,就争取拉进自己的家族内,自己家的人,不鼓励不行呀。
**晓樱的作业:**
> **8.29写作作业:谈谈“鼓励是一种稀缺资源”的理解,使用至少一个递进和类比。**
>
>
>
> 鼓励很重要
>
> 人的天性有五大心理需求,其中之一就是被认可,当我们被他人鼓励的时候,就会收获被认可的心理营养,整个人就会得到成长的动力,像汽车加了油就能跑起来一样,也像植物得到养料,便能茁壮成长一样。
>
>
>
> 并且鼓励还不能少,你想啊,如果你养的植物只是给它照一会太阳,它能长得足够强壮吗,所以我们不仅要鼓励他人,还要常常鼓励他人。
>
>
>
> 有的人会担心对于孩子,我们鼓励多了,他是不是翘尾巴开始骄傲了呢?不是有句话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鼓励多了他飘飘然了,忘乎所以了,然后会不会由此止步不前了?
>
>
>
> 这种论调有一个前提,就是不相信人是具有追求向上精神动力,为何大自然里的植物都不往下生长,而是往上伸展呢,人也是一样的,所有的人内在都是有让自己追求越来越好的需求的。所以,人的成长最重要动力是来自于内在,而鼓励,能够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追求卓越。尤其对于幼小的孩子或是心理能量较弱的人,他们的自我力量弱,尤其需要外在鼓励,外在认可转化为内在对自己的认可,慢慢去点燃他们精神力量。
>
>
>
> 为何我们不爱鼓励呢?这是源于我们对于满足自恋的需求
>
>
>
> 当我们觉得挑他人毛病的时候,会感觉自己高人一等,获得一种比对方厉害的感觉。
>
>
>
> 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我们挑他人毛病的时候,是因为对自己有一个理想化期待,觉得自己是完美的,,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最致命的是,不知道自己做不到,于是期待对方也是完美无缺的,产生理想化的期待。然而内在却是很痛苦的,因为对自己期待高,对对方期待高,对方达不到期待就会产生很多愤怒,无助,失望等情绪
>
> 那么如何去鼓励他人呢?
>
>
>
> 当对方的行为有一点点进步,即使看起来很小,比如原本不收拾房间的,整理了床铺,立刻说,哇,我看到你今天整理了床铺,比昨天有进步噢,把详细具体看到的描述出来,这才是真实的鼓励。而不是干巴巴的说,你很棒,你真行之类千篇一律的话。
>
>
>
> 其次,不表达对将来的期待,比如说,你这次考了80分,希望你下次能考85分。这个就不是鼓励,而是给了一个未满足的期待,你做得还不够好。
>
>
>
> 鼓励自己。
>
> 鼓励很难,因为我们的成长生涯里没有被足够的鼓励过,所以当我们没有办法随时得到鼓励的时候,就要去鼓励自己,给自己打气,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肯定自己,让自己慢慢的强大起
李笑来是在改变世界,你我皆可成为李笑来!
诚邀您和我们一起慢慢变优秀,写作课邀请码:B9NN8CG20Z
更多关于写作课的相关请复制网址了解:https://x.firesbox.com/73LADE
李笑来box定投践行群邀请码:1YVV4C3W1M
更多践行群相关,请查看 https://x.firesbox.com/2N6FJ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