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要点:
1:心智模式,是我们头脑中惯有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它会塑造我们的经验,影响我们的情绪,还能引发行动。
2:一件事会这么影响我们,并不是取决于这件事本身是什么样的,而取决于我们是这么看待它的。
3:心智模式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一类是积极。它的发展和最初的安全感有关,尤其是和目前的依恋关系。
4: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发展出一种能够容纳变化的思维方式。
我的思考:
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果然是有道理的。我们的心智模式在小时候就已经在和父母的互动中建立起来。再次证明父母的语言是多么的有威力。用得好是资源,转化为孩子们成人后的秘密武器,用不好是屠刀,刀刀砍在ta们的心房。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改变。
我的行动:
昨天我录视频的时候,讲到了发生在我们家的一个故事。我觉得这也是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成长型思维的一个实践过程。我们一家人去爬山。爬山是个体力活,爬的过程也是枯燥的。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当然,如果父母引导得当,就会有不一样的乐趣。在爬十八景区的时候,我想到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想着要让这个过程有趣一点。于是,我对我家老大说,“阿姐,你现在是我们的leader,我们的队长。你要负责给我们带路哦。”阿姐一听,整个人充满精气神,马上有了队长的风范,即刻施行她队长的责任任命阿弟为副队长,她自己负责领路,拥有决定先参观哪个景点的权利,而副队长负责保护队员(我和娃爸),来回传递队长的决定。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爬山体验。行程中,我和娃爸走在后面,只负责动动嘴皮夸这个队长厉害,带队有方,夸她不愧是有户外徒步经验的人。而副队长在他姐姐的感染下也是精气神十足,我们压根不用催他们快点快点。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爬了一上午了,人也累了,腿也酸了。下山的腿都抖了,何况鼓山的高度还是可以的。下山回程的路上,我家老二开始有些撑不住了,不住的问我,妈妈,还要多久才到?身边经过的也看到不少爸爸妈妈在鼓励他们的孩子加油。也看到有个爸爸直接把他女儿驼在肩上,那个小姑娘差不多上大班的年龄,看到那个爸爸龇着牙硬抗着他女儿下山,我都有些心疼他。不过,我最急需解决的是我家阿弟的问题。《了不起的我》这本书真的很棒,不断的激发我开洞脑筋。我和孩子们说,我们分成两组吧,爸爸和姐姐一组,我和弟弟一组,PK前行。竞争机制一建立,好家伙,我们两个老的都是被小的拖着走。就这样又走了很长的路。剩下三分之一路程的时候,姐弟俩确实是没有体了,我们大人也有些累了。我们就慢慢走,我把路程分段,切割成视线可见的。
阿弟,你看到前面那棵Y字形的树吗?我们数下要几部能走到那好吗?
好的。
阿弟,你看到那个小亭子了吗?我们到那等姐姐他们吧?
阿弟,哇哦,妈妈发现了一个红色的很有趣的石头,你看,就在前面。我们一起看看那个是什么吧。
......
就这样,我们愉快的走到了山脚下。看到爬山入口的那个拱门时,我和两个娃击掌祝贺他们顺利返程。
这次爬山的体验比我们以往任何一次户外活动都来得轻松愉悦。后来,娃爸对我说,这次的登山他觉得我有三个地方引导的特别好,逐一提出并给以了我肯定。哈哈哈,被人看见肯定的感觉真好。
我希望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们塑造更多积极的经验。
打卡书籍:《了不起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