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雷的第575篇镜像世界**
今天我我想再说一说关于孤独的话题。
官方对于孤独的解释是:
>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我的理解,孤独是一种自我情绪,我们只能感受到自己的孤独,却感受不到他人的孤独。有人会说,不,我也能感受到别人的孤独;没错,但你感受到的别人的孤独和他自己感受到的孤独是两回事。
所以,**孤独只能源自于我们自身,而这种情绪来源于何处呢?**
**来源于,我们对于他人无法百分之百感知我们的感知的不理解。**
别人看不到我们真实付出了什么,从而也无法理所当然的完全理解我们的收获,所以他人对我们产生了误解,而对应他人对我们所产生的误解,我们对他人的误解也就产生了孤独。
所以误解和孤独是对于同样一个现象由不同个体所产生的情绪。
你也可以这么说,如果他人对我们不产生误解,我们也不会觉得孤独,如果我们不觉得孤独,他人也是理解我们的。
有谁能够百分之百的理解谁呢?
大概率是做不到的,所以孤独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常态,这种发自内心的情绪会长存于我们的思绪之中时不时的就冒出来。既然如此,我们也就应该把它当做一个正常的情绪来对待,既孤独是正常的,而感受不到孤独,反而有可能不正常。
没有人能够完全的看到我们付出的所有努力,所以当我们有所收获的时候,他人只能看到光环;很显然,光环是脱离现实情况的,就算他人因为我们的收获而对我们的付出报以滞后性的肯定和赞誉,这究竟是因为我们收获的光环还是我们真实的付出呢?我们又如何能够真实的体会到他人对我们的肯定是出于哪一面呢?
**何必要去纠结这个问题,既然孤独是常态,那就习惯孤独,并且在孤独中持续的付出。真实的获得是属于自己的,同样道理,所有的付出的也都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没有人会为别人的收获而心甘情愿的付出自己。**
而且对于自己来说,我们实际付出的往往比预计付出的要多的多,最终,我们的收获也会比自己想要的多,但问题在于我们真实付出的过程当中,会忽略自己已经付出的,而我们评估自己收获的的时候,因为忘记自己已经付出了,也会给自己带来虚荣的光环,这种孤独是在我们没有100%认知自己的情况下而产生的。
习惯于他人的误解给我们带来了孤独,但一定要杜绝自己没有清楚的认识自己而给自己带来的孤独,因为习惯孤独的只靠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