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命的底色也许漆黑,但我们依然可以在上面点缀出点点星光。
### 如何理解存在主义危机?
当我们追问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时,会带来消极的心态,也会带来存在主义危机。
比如,某些情况下,有时我们会去想:如果有一天,我被人遗忘了,那我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可事实上,**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存在先于意义。**
我们是先存在于这个世间,再为我们的存在赋予意义,而非因为某个意义而来到了世间。
也就是说,生命的意义是自己解释给自己听的,它并非真实存在。
由此,追问存在的意义这一需求,永远无法被满足。这是导致存在主义危机的第一点。
除此以外,我们偶然地来到了世上,又将偶然地离去,这个过程当中,没有我们必须要去遵循的标准,因而我们具有绝对的自由。
但是与绝对的自由相对立的是价值。价值必须基于标准才能够被评价,**绝对的自由就失去了必须要去遵循的标准,因而也失去了绝对的价值。**只有遵从我们自己定下的标准时,才有相对的价值可言。
因此,存在也没有价值。这就是导致存在主义危机的第二点。
以上两点,共同导致了存在主义危机。
### 如何走出存在主义危机?
既然存在本身既没有价值,也没有意义,那我们不去想它,消除过剩的自我意识就好了。
而**消除过剩自我意识的方法,便是沉浸于周围的世界。**
比如,通过全情投入于感兴趣、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中,感受心流的出现。这种投入,会让我们的自我意识与任务相融合,感受到充实感和控制感,从对存在的追问中摆脱出来。
打开身心、感知当下,也可以让自己沉浸下去。
比如,体会早晨的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欣赏校园里行人的服装;站在楼顶看渺小的阁楼、听风吹过的声音……
越是敞开心扉,就越是能全身心地投入于当下,也就越是能放下焦虑、压力和烦恼。
也许,生命像是一条不断向前的河流,我们驶着小舟在生命之河上漂流。
而生命中的事件像浪花一般包裹着我们,如果我们将它们纳为自己的一部分,去丰富自己的经历,也许逐渐地,便能构建出自己的意义感和价值感,来抵御生活的虚无和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