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学习刘润5分钟商学院的第一百一十七课,《反求诸己》第十二节课

进入到CEO环节,每一个概念听起来都比较虚幻,但思考之后,又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受;因为作为职场中的每一个人,每天从事的工作都离不开整体的战略思考。
今天,我在与一位朋友聊新平台销售策略的时候,看到这个平台从其他领域的平台挖来一个推广总监,一上来就打出一套他在原本领域熟门熟路的组合拳,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实,这个结果也是意料之中,我和我的这位朋友,都淡定的认为这位总监对结果的不满意恰恰就是他的职责。
当然,这样的结果,之所以在意料之中,就是因为这位总监拿着他在原本的领域清晰无比的地图,直接就罩在了现在新的领域地图之上,然后按照他原来走的路,又在新地图上走了一回,他并没有看清楚新的领域中的那些与之前不同的沼泽、雷区……
---
这也让我明白了“战略思考”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那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是一项需要长期修炼的技能,而不只是存在于演义之中。
我经常发现一些高层的管理者在传达一些具体工作的时候,总是让我们听起来无关痛痒,甚至像是废话;而有些高管,虽然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但是短短几句话,就能把具体的工作流程了解透彻,并且抓住关键点。
**_做管理,有些时候,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们要敢于把自己甩到太空中,拥有上帝视角,看清楚整体;但是甩到太空后,我们又会感觉不适,因为360°的视角让我们无依无靠,而且还是失重的状态;更可怕的是,我们在外太空上是孤独的,因为我们看到的整体中,每一个局部都不知道我们的存在;只有比我们看得更远更广的人知道我们的存在。_**
我们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在外太空孤独的承受失重和不安全感,只是为了能够看清楚整体的发展状态,从而能够找到终极目标和起点之间最优的路径;我们还能迅速的下降到这条路径的每一步中,标注出每一步的着力点,以保证每一步都不会踩偏踏空。
**所以,战略思考是基于整体的最优规划,但是也是最切合实际的长期践行方案;既然是长期的切合实际的方案,那就必然是时刻保持与现实情况变化一致的。**
这也是CEO的中文名叫做“首席执行官”的原因,CEO就是第一个能将企业的终极目标实现的人,必须要有针对企业的战略思考和规划,这样的思考和规划必须能够执行落实,必须在未来长期的实践中始终保持对终极目标的方向正确,必须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够激发出足够的战术攻坚克难。
**_战略思考不仅仅是画出蓝图,更要在图纸中标注出每一步的方向,阶段性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这就像一个模型拼装图纸,不但展示出模型成形的模样,更明确的指示出拼装过程中每一个零件的用途和拼装方式。_**
我不但喜欢拼模型,我更对模型的图纸感兴趣,因为没有图纸,就拼不出模型。